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霁》
《雪霁》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山负红铜日,云披绿玉天。

一晴聊饯腊,三白已迎年。

贵气楼台满,春声松竹先。

诗成缘底事,鸟迹印篷船。

(0)
翻译
山峦仿佛背负着红色的铜器,天空披挂着碧绿的翡翠
晴朗的天气用来告别严冬,瑞雪预示着新年的到来
富贵的气息充满楼阁亭台,春天的声音先从松竹中传出
写完诗究竟为了何事,只有鸟儿的足迹留在了小舟的篷帆上
注释
山:山脉。
负:背负。
红铜:形容山色红艳如铜。
日:太阳。
云:云彩。
披:覆盖。
绿玉:形容天空碧绿如玉。
天:天空。
一晴:一旦放晴。
聊:姑且。
饯:告别。
腊:农历十二月,冬季。
三白:指雪花。
迎:迎接。
年:新年。
贵气:富贵之气。
楼台:楼阁亭台。
满:充满。
春声:春天的声音。
松竹:松树和竹子。
先:首先。
诗成:诗作完成。
缘底事:为何事。
鸟迹:鸟儿的足迹。
篷船:小舟的篷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晴的画面。"山负红铜日,云披绿玉天"两句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雪霁后的景色,山峦在阳光下呈现出金红色的光泽,而云朵则如同翡翠般的绿玉,散发出淡雅的光彩。接下来的"一晴聊饯腊,三白已迎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雪后初晴的日子里,一天一天过去,已经是第三次见到这样的场景,时间在无声中滑逝。

"贵气楼台满,春声松竹先"则描绘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楼台之上充盈着高贵的气息,而春天的声音首先从松林和竹丛间传来。这不仅是对视觉的描绘,也触动了听觉的感受,让人仿佛能够听到春日里松竹间细微而又生动的声音。

最后,"诗成缘底事,鸟迹印篷船"则表达了诗人的创作情怀和自然的情感联系。诗歌完成,似乎与自然界中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都有着不解之缘,而那只停留在篷船上的鸟儿,也仿佛将自己的足迹永远印刻在了船上,这既是对诗人情感的寄托,也是对生命中偶然相遇的美好记忆的一种表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雪霁后初春图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生命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丙午秋七月朔夜梦友人王泉冈张东台·其三

暂合还离一旦情,郊原哭送我东行。

年来忧患催人老,双鬓而今已变更。

(0)

秋日十咏·其十

看开宇宙谁人事,白昼天涯此日头。

雁过故惊囚榻梦,一声凉夜送高秋。

(0)

次绪山怀友韵

二年得与子相亲,不意知为困里身。

心在熟仁狂作圣,事求精义道通神。

化成品汇千山雨,消尽寒阴一气春。

白发从今还努力,肯辜良友教谆谆。

(0)

和联峰喜雨诗二首·其二

雨过幽中生意频,乾坤万古此纯仁。

弥天云掩千峰暗,着地神施一样新。

出险走防歧路滑,归田耕野老农勤。

涤肠莫谓吾无乐,自有家山石冻春。

(0)

和联翁看花诗·其一

纷纷眼底今何时,闷到还看此数枝。

欲向花前发浩叹,飘然未入古人思。

雨多雨少颜如故,风去风来根不移。

安得此花知世事,常开听我赋新诗。

(0)

与晴川饮用杜工部韵·其一

十年游乐有山溪,堪笑功名一旦迷。

身世三春留犴狴,梦魂五夜到秦西。

养心幸得逢良友,披卷还须作筌蹄。

墙上半樽清酒在,与君同要醉如泥。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