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
去年为狎客,永日奉高情。
况有台上月,如闻云外笙。
不知桑落酒,今岁与谁倾。
公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
去年为狎客,永日奉高情。
况有台上月,如闻云外笙。
不知桑落酒,今岁与谁倾。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开篇“公府想无事”表明官府内外平静无忧,接着“西池秋水清”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宁静与清澈。诗人通过“去年为狎客,永日奉高情”回忆起过去的交游之乐,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的“况有台上月,如闻云外笙”则是景色与音乐的结合,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仿佛听到了远方传来的琴声,这不仅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不知桑落酒,今岁与谁倾”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变迁的无奈。桑落是指秋天树叶飘落,这里用来比喻时光易逝,而“今岁与谁倾”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失去旧日酒伴的孤独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怀旧以及淡淡的哀愁。
节序真嫌短。早閒园、好花开尽,绿阴都满。
记得清明游赏日,芍药阑边低看。
笑出土、红芽尚浅。
把酒重来将隔月,惊一枝、已待临风绽。
春去也,浑如箭。浮生瞬息何须算。
忆髫年、从亲至此,荷衣出见。
座客惟公青鬓好,人比黑头王掾。
讵今日、白于垂练。
漫撚银髭伤老大,便儿童,夙昔今都变。
也一半,颠毛换。
云笼紫柏山,烟树何濛濛。
岩洞七十二,传是精灵宫。
道人揖我前,指示誇神功。
差堪悦狂瞽,那得聪者聋。
造物无弃物,人事安可穷。
谁谓龙鸾姿,甘为蟠蛰虫。
世人畏速化,悲恋攒心胸。
昧然去实境,苦向虚无攻。
术尽身亦灭,一散随东风。
焉知不死药,近植尘寰中。
灵异或时有,庸鄙非所崇。
淮南古叛王,鸡犬皆升空。
岂兹冲妙名,蠢动胥能蒙。
遥怜山谷民,世外留孤踪。
足未入城府,老瘦方双瞳。
修短纵少异,沈痼将无同。
伟哉张子房,仙骨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