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鞋桐帽走风雨,正是山僧送笋时。
夜月不留栖凤影,春雷失却化龙枝。
从来不识葛藤味,此去方参玉版师。
老子胸中冰雪满,岁华晚节更相期。
棕鞋桐帽走风雨,正是山僧送笋时。
夜月不留栖凤影,春雷失却化龙枝。
从来不识葛藤味,此去方参玉版师。
老子胸中冰雪满,岁华晚节更相期。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鹤林僧送竹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僧人送笋图景。首句“棕鞋桐帽走风雨”,通过僧人的简朴行头和在风雨中行走,展现出其生活的质朴与坚韧。次句“正是山僧送笋时”点明了季节和事件,表现了僧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贡献。
后两句“夜月不留栖凤影,春雷失却化龙枝”运用了象征手法,凤影和龙枝分别代表高洁和雄心,暗示竹笋的品质和僧人的精神追求。诗人借此表达对僧人品德的赞美。
“从来不识葛藤味,此去方参玉版师”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僧人智慧的敬仰,暗示自己将从僧人那里学习到新的见解和人生哲理。
最后两句“老子胸中冰雪满,岁华晚节更相期”以“老子”自比,表示自己虽年事已高,但内心如雪般纯净,期待与僧人晚年共勉,深化了友情的主题。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显晦澹无迹,贤哉常晏如。
如何警孤鹤,忽乃传双鱼。
叙以泉石旧,怅然风景馀。
低回青油幕,梦寐白云居。
玉洞桂香满,雪坛松影疏。
沈思瞩仙侣,纾组正军书。
积学早成道,感恩难遂初。
梅生谅多感,归止岂吾庐。
风凄露泫然,明月在山巅。
独倚古庭树,仰看深夜天。
叶翻萤不定,虫思草无边。
南舍机杼发,东方云景鲜。
簪裘肃已整,车骑俨将前。
百雉拱双戟,万夫尊一贤。
琳琅多谋蕴,律吕更相宣。
晓桂香浥露,新鸿晴满川。
熙熙造化功,穆穆唐尧年。
顾己草同贱,誓心金匪坚。
蹇辞惭自寡,渴病老难痊。
书此更何问,边韶唯昼眠。
玉干一寻馀,苔花锦不如。
劲堪和醉倚,轻好向空书。
采拂稽山曲,因依释氏居。
方辰将独步,岂与此君疏。
鸣珮随鹓鹭,登阶见冕旒。
无能裨圣代,何事别沧洲。
闲夜贫还醉,浮名老渐羞。
凤城春欲晚,郎吏忆同游。
晓月朣朦映水关,水边因到历阳山。
千艘财货朱桥下,一曲闾阎青荻间。
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楼应伴庾公闲。
欢馀若问南行计,知念天涯负米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