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得秋风起,悲凉生白头。
渐消磨剑力,长抱著书愁。
寒鸟空相命,孤云岂有求。
又亡椎髻妇,谁与伴黔娄。
病得秋风起,悲凉生白头。
渐消磨剑力,长抱著书愁。
寒鸟空相命,孤云岂有求。
又亡椎髻妇,谁与伴黔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病卧床,感受到秋风带来的凄凉,引发了对人生的感慨。首句“病得秋风起”,既点明了季节,也暗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内心感受。接着,“悲凉生白头”一句,不仅写出了诗人年华老去的无奈,更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深深哀叹。
“渐消磨剑力,长抱著书愁”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个人的壮志未酬比作逐渐消磨的剑力,将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比作长久的愁绪,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病痛中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切感伤。
“寒鸟空相命,孤云岂有求”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寂寞的主题。寒鸟之间的相互呼唤,似乎在寻求同伴的陪伴,而孤云却似乎无所求,独自飘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又亡椎髻妇,谁与伴黔娄”两句,以历史人物黔娄为喻,表达了对失去伴侣的哀痛。黔娄是古代著名的隐士,以清贫自守著称,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失去妻子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象和社会典故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疾病、衰老、孤独以及理想与现实冲突时的复杂情感,具有浓郁的个人色彩和时代特色。
孟冬寒气肃,鸿雁飞南翔。
嗟我同心人,翩翩翻北行。
朔风捲征旆,辕马忽悲鸣。
仆夫在门前,亲宾张道旁。
心知生别离,取醉暂相忘。
君昔负奇志,少年怀四方。
迫促未得施,所业但文章。
兹行骋良图,骐骥超康庄。
行道在济时,岂惟名誉扬。
野人幸东壁,冀愿承馀光。
岁暮入城郭,揽衣独裴徊。
晚过修竹园,主人故所知。
所知谊不薄,执手言相思。
复有青云士,远行从此辞。
相延入中林,呼童启双扉。
北风何烈烈,万籁鸣参差。
向夕烛继之,壶觞相为持。
初月出云间,残雪拥寒阶。
独鹤失其雌,中夜鸣声悲。
会面不可常,况逢生别离。
共言尽今夕,鸡鸣各东西。
出处自有时,人生安得偕。
顾惭鹑与鴳,不随黄鹄飞。
各各重自爱,冀以奉前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