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伐无多生女真,人传强半是签军。
可怜尽死天兵手,但恐官家不得闻。
战伐无多生女真,人传强半是签军。
可怜尽死天兵手,但恐官家不得闻。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诗人庞谦孺对于战争中女真族士兵命运的同情和对官方隐瞒战况的忧虑。诗中的"战伐无多生女真"表明战争规模不大,但女真士兵却大量参与;"人传强半是签军"暗示这些士兵可能是被强制征召的,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在战争中的无奈。"可怜尽死天兵手"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无辜士兵牺牲的悲悯,他们大多死于宋军之手;"但恐官家不得闻"则揭示了诗人担忧这样的惨剧并未得到官方的公开承认,可能被掩盖或忽视。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底层民众的苦难,以及诗人对公正记录和关注民生的期待。庞谦孺通过此诗,展现了其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
戟门春暖。红日漾、圆冰清浅。
算一带、茱萸窗网,便是个侬妆院。
素领巾、半幅烟绡,行来刚被微风捲。
更点点斜红,溶溶泓黛,娇面欲匀还懒。
恰十载、伤心事,忆钗响、衣光何限。
只玉纤撩鬓,春葱縆额,一番回想肠应断。
风流放涎。记千金艳质,妆成爱映春流看。
别来香阁,峭冷尖寒应满。
魏阉煽虐时,士夫太无耻。
宰相为家奴,九卿作义子。
生祠遍九州,举世从风靡。
不特廉耻亡,直是人心死。
幸而熹宗立,享国七年止。
寿考跻神宗,其祸伊胡底。
庄烈奋天诛,天下快无比。
巍巍九千岁,填死沟壑里。
何以迨末年,忽奉收葬旨。
岂其反初心,当作忠良视。
此事拗而奇,反翻难究拟。
即云方寸乱,颠倒何至此。
开门迎闯王,明祚竟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