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浮云不受裁,羊裘重觅子陵台。
随人明月娟娟静,吹面凉风特特来。
多技漫劳宁似拙,两眉深锁不如开。
床头忘却糟糠酒,误作萧萧夜雨猜。
世事浮云不受裁,羊裘重觅子陵台。
随人明月娟娟静,吹面凉风特特来。
多技漫劳宁似拙,两眉深锁不如开。
床头忘却糟糠酒,误作萧萧夜雨猜。
这首诗《五和(其一)》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段成己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首联“世事浮云不受裁,羊裘重觅子陵台”以“浮云”比喻变幻莫测的世事,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羊裘重觅子陵台”则借用了严子陵隐居钓鱼的典故,暗示自己虽身处乱世,仍渴望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颔联“随人明月娟娟静,吹面凉风特特来”描绘了一幅月光皎洁、微风拂面的宁静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多技漫劳宁似拙,两眉深锁不如开”运用对比手法,将“多技”与“拙”、“深锁”与“开”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复杂世事的厌倦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尾联“床头忘却糟糠酒,误作萧萧夜雨猜”以“糟糠酒”象征简朴的生活,而“萧萧夜雨”则可能代表外界的纷扰与压力。这一联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希望远离世俗纷争,回归内心平静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奇哉至理,常净常清。易知易晓难行。
要做神仙,须索认此为凭。
休别搜玄搜妙,便登心、遣欲忘情。
无染著,更无憎无爱,无竞无争。
悟后触来不动,觉无中尺地,悉皆归宁。
日月同官,昼夜团聚光明。
不神而神显现,驾祥云、奔赴蓬瀛。
朝玉帝,显真功,清静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