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偶暂聚,灵府含虚明。
至人遗世氛,妙静无将迎。
索珠迷罔象,鼓琴有亏成。
淼淼千海波,全潮浮沤轻。
一气偶暂聚,灵府含虚明。
至人遗世氛,妙静无将迎。
索珠迷罔象,鼓琴有亏成。
淼淼千海波,全潮浮沤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属于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深的一类。诗中“一气偶暂聚,灵府含虚明”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瞬间现象的捕捉,展现了诗人的哲思与感慨,"一气"指的是宇宙之气或是生命之气的短暂集合,而"灵府"则象征着心灵深处的清明与澄澈。
接下来的“至人遗世氛,妙静无将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俗、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这里的“至人”是指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而"遗世氛"则意味着超越了世间的纷扰与迷雾,进入一种神秘而高洁的精神状态。
诗的后半部分“索珠迷罔象,鼓琴有亏成”两句,用对比手法表现了追求完美与现实落差之间的矛盾。"索珠"和"鼓琴"都是古人常用的比喻,分别代表了对知识或艺术的探求以及创作过程中的不易成功。
最后,“淼淼千海波,全潮浮沤轻”两句,通过描绘汹涌澎湃的大海与波涛,以形象生动的笔触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淼淼"形容大海的辽阔无边,而"全潮浮沤轻"则是对这种境界的一种体验,显示出诗人面对自然时的心态恬静而不为外界所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至境的思想情操。
茫茫大海汎玻瓈,奇甸波心一叶挈。
中有寒泉漾碧光,宛如荷面珠明灭。
谁云海眼与潮通,泉味夐与咸潮别。
石缝澄澄几许深,飘来金粟纷如屑。
山上常闻产玉禾,井中谁解有金埒。
僧雏誇语未足信,居人拾得为余说。
我来窥井窅无见,恰如贫子思金穴。
何须海外觅黄芽,一歃神瀵甘且冽。
曾浮杨子饮中泠,此泉堪与相颃颉。
天荒海阔无人到,羽也泉经安得列。
前余饮者苏端明,冷庙颓垣碑孑孑。
入门见像不肯拜,手自扪萝看古碣。
佳水佳山信有缘,要待奇人成三绝。
二十年前我梦游,光景明明目所阅。
却恨端明不我见,江山千古留馀缺。
今来挥手与山辞,泉声为我增幽咽。
流波滚滚送游人,五百年后何人啜。
《再题金粟泉书苏公祠壁》【明·李之世】茫茫大海汎玻瓈,奇甸波心一叶挈。中有寒泉漾碧光,宛如荷面珠明灭。谁云海眼与潮通,泉味夐与咸潮别。石缝澄澄几许深,飘来金粟纷如屑。山上常闻产玉禾,井中谁解有金埒。僧雏誇语未足信,居人拾得为余说。我来窥井窅无见,恰如贫子思金穴。何须海外觅黄芽,一歃神瀵甘且冽。曾浮杨子饮中泠,此泉堪与相颃颉。天荒海阔无人到,羽也泉经安得列。前余饮者苏端明,冷庙颓垣碑孑孑。入门见像不肯拜,手自扪萝看古碣。佳水佳山信有缘,要待奇人成三绝。二十年前我梦游,光景明明目所阅。却恨端明不我见,江山千古留馀缺。今来挥手与山辞,泉声为我增幽咽。流波滚滚送游人,五百年后何人啜。
https://shici.929r.com/shici/hNDP2.html
离奇古木不中绳,以之为器器不平。
吁嗟岂是樵爨物,高人一见眼自明。
登君之堂作君几,我取离奇不取平。
古之奇人多礧砢,其貌嵚巇而可惊。
始知世俗称平者,乃是钝滞之别名。
山不奇兮不肯高,水不奇兮不肯清。
平莫平于案与椅,终日对之有何情。
请君相士如相几,但见离奇切莫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