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序春人,悲生秋士。背时怨、露零悬泪。
断肠人在,南墙冷地。烧烛照、何曾有相怜计。
性本辛酸,容逾憔悴。凄风里、罗衣初试。
石家金屋,西川戚里。谁与供、春阴始终护你。
谱序春人,悲生秋士。背时怨、露零悬泪。
断肠人在,南墙冷地。烧烛照、何曾有相怜计。
性本辛酸,容逾憔悴。凄风里、罗衣初试。
石家金屋,西川戚里。谁与供、春阴始终护你。
这首《殢人娇·秋海棠》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海棠在凄风苦雨中的孤寂与哀愁,展现了诗人对秋海棠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其坚韧生命力的赞美。
开篇“谱序春人,悲生秋士”,以春花与秋叶的对比,暗示了生命的盛衰更替,引出对秋海棠的哀怜之情。“背时怨、露零悬泪”一句,生动描绘了秋海棠在逆境中挣扎的情景,仿佛它在无声地诉说着对世态炎凉的怨言,泪水如同晶莹的露珠,滴落在枯黄的叶片上,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断肠人在,南墙冷地”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凄凉的场景,仿佛是诗人自己站在寒冷的南墙下,与秋海棠一同承受着孤独与痛苦。“烧烛照、何曾有相怜计”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即使在烛光的照耀下,也无人能真正理解或给予帮助。
“性本辛酸,容逾憔悴”进一步揭示了秋海棠的内在特质——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仍保持着坚韧不屈的生命力,其外表的憔悴反衬出内心的坚强。“凄风里、罗衣初试”描绘了秋海棠在寒风中初次穿上薄薄的衣裳,形象地表现了其面对严冬的挑战。
最后,“石家金屋,西川戚里。谁与供、春阴始终护你”将秋海棠与富贵之家的女子进行对比,强调了秋海棠虽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高洁之姿,无人能为其提供始终如一的庇护。这一句不仅深化了对秋海棠命运的同情,也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整首词通过对秋海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更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颂扬,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
街头日夜催槐黄,去去归帆如许忙。
我病公行欠卮酒,少迟饮至共传觞。
断岸留孤棹,层台耸近城。
雁传他邑信,鸥背去年盟。
岁片雪多思,一枝梅有情。
何人在楼上,吹笛暮寒生。
象纬祥光动,门弧瑞气盈。
小阳春在序,几望月偏明。
他日三千牍,清时九万程。
名因使粤重,功自备吴成。
伟量溟波阔,奇词锦段呈。
褒扬看唾玉,轻重倚提衡。
松柏真难老,芝兰足后生。
笋班行趣召,金带已先横。
内史言何美,尚书心自清。
祗应南北相,重振旧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