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独登坛,高密初杖策。
抵掌下关中,缓颊定河北。
孔明出茅庐,三分已先画。
人主恐不真,真则鱼水得。
人才恐不真,真则寄社稷。
竖儒就功名,往往贱贫迫。
淮阴独登坛,高密初杖策。
抵掌下关中,缓颊定河北。
孔明出茅庐,三分已先画。
人主恐不真,真则鱼水得。
人才恐不真,真则寄社稷。
竖儒就功名,往往贱贫迫。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题阙》系列之二十一,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探讨了人才与君主之间的关系,以及功名与社会地位的议题。
首句“淮阴独登坛,高密初杖策”,以淮阴侯韩信和高密侯周勃为例,他们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勇气,登上了权力的巅峰。这里暗含着对人才如何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的感慨。
接着,“抵掌下关中,缓颊定河北”描述的是韩信在汉高祖刘邦的支持下,成功平定了关中地区,并稳定了河北局势的故事。这体现了人才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智慧和策略,为国家带来和平与稳定。
“孔明出茅庐,三分已先画”,引用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预见到三分天下的格局即将形成的故事。这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也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未来走向的重要性。
“人主恐不真,真则鱼水得”,指出君主如果能真正信任并善用人才,就能实现君臣之间的和谐共处,如同鱼得水一般。这反映了君主与人才之间相互依赖、相得益彰的关系。
“人才恐不真,真则寄社稷”,进一步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将国家的兴衰寄托于他们的智慧和努力之上。
最后,“竖儒就功名,往往贱贫迫”,批评了一些追求功名的士人往往忽视了道德和社会责任,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原则。这警示人们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不应忘记自身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深刻地探讨了人才与君主、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个人应秉持的原则和立场。
需奏登中掖,除书出上台。
兽随朝带结,隼映使旌开。
地接朱陵近,人从藏室来。
蠹蟫侵旧帙,浮蚁入离杯。
岭势遥连楚,星文却视魁。
云依苍野住,雁隔楚峰回。
夕梦惊湘瑟,春心托陇梅。
南方本宽教,东里复多才。
驷马荣星驾,千金庆寿罍。
未应嗟远守,素志在循陔。
句水声东转,昭山势北回。
三洲环白浪,一径踏青苔。
牖对遥岑敞,门迎别屿开。
鸥鹇如旧识,萝桂是新栽。
野气霏霏入,川华剡剡来。
老猿偷熟果,驯鸽下生台。
樵斧鸣岑寂,鱼扉映曲隈。
观濠立庄惠,结社坐宗雷。
格磔归禽乱,呕哑去橹哀。
看云秋徙倚,弄月夜徘徊。
珠且矜圆折,犀休衒辟埃。
沃洲应祇尔,何用忆天台。
太极生真主,中原有圣人。
圜丘尊上帝,大旅合群神。
行马帷宫肃,乘龙法驾驯。
礼容光日月,文德动星辰。
剑履陪祠古,咸英作乐新。
东方虚小次,午陛彻华茵。
吉土繇诚享,高穹以道亲。
烛坛光景集,升燎福祥臻。
寒霁三冬色,恩融四海春。
万灵今受记,长此奉尧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