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道列苍官,回回水屈盘。
一峰天柱杪,九锁洞云寒。
涧草受春绿,山茶落晓丹。
霜髯雪眉叟,倚杖听惊湍。
夹道列苍官,回回水屈盘。
一峰天柱杪,九锁洞云寒。
涧草受春绿,山茶落晓丹。
霜髯雪眉叟,倚杖听惊湍。
这首诗描绘了洞霄宫周边的自然景观与隐逸之境,充满了宁静与神秘的气息。
首先,“夹道列苍官,回回水屈盘。”这两句以“夹道”和“苍官”描绘出洞霄宫入口处的景象,仿佛两侧排列着古老的树木,形成一条幽深的道路。而“回回水屈盘”则生动地展现了水流曲折蜿蜒的动态美,营造了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境。
接着,“一峰天柱杪,九锁洞云寒。”这两句将视线引向远方,描绘了一座直插云霄的山峰,以及环绕其周围的云雾,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同时,“九锁洞云寒”中的“九锁”暗示了山峰的高峻与云雾的密集,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涧草受春绿,山茶落晓丹。”这两句转向对春天景色的描写,绿草在山涧中生机勃勃,山茶花在晨光中绽放,色彩鲜明,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霜髯雪眉叟,倚杖听惊湍。”诗人通过描绘一位老者,形象地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老者“霜髯雪眉”形容其年迈,却依然精神矍铄,他倚杖静听流水声,似乎在倾听自然界的乐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洞霄宫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