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六月水如汤,江边荔枝红且黄。
摘时须是带枝叶,满盘璀璨堆琳琅。
柳江六月水如汤,江边荔枝红且黄。
摘时须是带枝叶,满盘璀璨堆琳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江边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南方水乡六月时节的热情与丰饶。"柳江六月水如汤"一句,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那河水在炎夏之中仍旧保持着清凉而不失温润的特质,水面波光粼粼,如同沸腾的汤水一般。
紧接着,"江边荔枝红且黄"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物的细心观察。荔枝作为南国特有的果实,这里不仅描绘其色泽,更蕴含着成熟与丰硕之意。诗中并未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摹,间接传递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喜悦。
"摘时须是带枝叶"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这份收获的珍惜之心。带着枝叶来摘取荔枝,不仅保留了果实的完整,更显现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尊重与爱护。在这里,枝叶不再是简单的附属物,而成为了荔枝这一生长状态的见证。
最后,"满盘璀璨堆琳琅"一句,以华丽的词藻描述了摘取后荔枝摆放的情景。满盘的荔枝以其璀璨夺目的色泽和琳琅的排列方式,再现出一种自然之美转化为艺术之美的过程。这不仅是对物质丰饶的一种庆祝,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中,对美好事物细腻感受与高雅享受的一次体验。
好雪动高情,心期在玉京。
人披鹤氅出,马踏象筵行。
照耀楼台变,淋漓松桂清。
玄都留五字,使入步虚声。
黑头日已白,白面日已黑。
人生未死间,变化何终极。
常言在己者,莫若形与色。
一朝改变来,止遏不能得。
况彼身外事,悠悠通与塞。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
单栖剑门上,独舞岷山足。
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
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
荅言寒乡子,飘飖万馀里。
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
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
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
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
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
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
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