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泽畔为迁客,两度江头送暮春。
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
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终无却少人。
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
一从泽畔为迁客,两度江头送暮春。
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
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终无却少人。
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逝去春天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一从泽畔为迁客,两度江头送暮春”表达了诗人两次经历春天的结束,一次是在水边,一次是在江头,展现了诗人的生活变迁和对春天的依恋。
“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受。诗人通过白发增多来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脚步,而“青衫不改去年身”则表现出虽然外在的衣物未变,但内心的岁月已悄然改变。
“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终无却少人”这两句深刻揭示了自然规律的不可逆转和生命过程的单向性。河流之水从不返还,人生亦如是,从年轻到老年,不可避免。
“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则是在强调诗人对春天的珍惜和不舍,每一个时刻都在努力地去感受春天的存在,即使时间已至结束。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体验和情感表达,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情感,同时也对生命中不可逆转的过程持有一种无奈与珍惜。
善恶苟不应,鬼神昧茫然。
是非苟相形,行止千万端。
世路廓悠悠,聊且凭化迁。
居常待其尽,任真无所先。
诗书塞座外,弱子戏我前。
亲戚共一处,馀粮宿中田。
促席延故老,斗酒散襟颜。
聊以永今朝,百世谁当传?
智脱暴秦网,义动英主颜。
须眉不得见,犹思见南山。
每当西去鸿,目极天际还。
马迁歌采薇,托名夷齐閒。
孰谓《紫芝曲》,能形此心閒。
鄙哉山林槁,抟也或可班。
安得六黄鹄,五老相追攀。
一笑三千古,浩荡观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