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游妙得此山中,一度来过一不同。
泉石烟霞时上下,阴阳昏晓自西东。
溪流九曲层层去,云锁千峰面面通。
向晚天风堕仙乐,月明知是武夷宫。
清游妙得此山中,一度来过一不同。
泉石烟霞时上下,阴阳昏晓自西东。
溪流九曲层层去,云锁千峰面面通。
向晚天风堕仙乐,月明知是武夷宫。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武夷山的一次奇妙游览经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武夷山的自然美景和独特的氛围。
“清游妙得此山中”,开篇点题,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清幽环境的赞美与喜爱。“一度来过一不同”,强调了这次游览的独特体验,与以往有所不同,暗示了武夷山四季变换、景色各异的魅力。
“泉石烟霞时上下,阴阳昏晓自西东”,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景观。泉水、岩石、烟雾、霞光在山间交错变化,呈现出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同时,“阴阳昏晓自西东”也巧妙地融入了时间的变化,暗示了武夷山从日出到日落的美丽过渡。
“溪流九曲层层去,云锁千峰面面通”,进一步展现了武夷山的地理特色。九曲溪蜿蜒曲折,层层流淌,与周围的千峰相映成趣。而“云锁千峰面面通”则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将山峰与外界隔绝,又似乎为山峰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
最后,“向晚天风堕仙乐,月明知是武夷宫”,诗人通过想象,将自然界的景象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向晚之时,天风带来仙乐,月光下仿佛能辨认出武夷宫的存在,这种神秘而又美妙的场景,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深厚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丰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诗的独特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