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古城东,照我白玉堂。
桂树下秋影,兰英团露光。
焚香坐清夜,灭烛移银床。
皎皎美人意,相思何可忘。
月出古城东,照我白玉堂。
桂树下秋影,兰英团露光。
焚香坐清夜,灭烛移银床。
皎皎美人意,相思何可忘。
这首诗描绘了月光洒落于古城之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将月光比作照亮白玉堂的光源,不仅赋予了月色以物质形态,更增添了其神圣与纯净之感。桂花树下的秋影与兰花的露珠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自然与美的和谐画面。诗人通过“焚香”、“灭烛”、“移银床”的动作,展现了其在清夜中的独处与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皎皎美人意,相思何可忘。”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情感的执着与怀念。月光如同美人的意象,既美丽又难以忘怀,象征着诗人对某种理想或情感的深切渴望与追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美好情感的追寻,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感悟。
我师文靖公,一传子朱子。
佩服中庸书,静中识根柢。
秋月湛冰壶,莹彻无瑕滓。
延平建精舍,盛德宜世祀。
君往坐皋比,文行成粹美。
秋风送书船,南上二千里。
讶君来何暮,衿佩争倒屣。
鸣道铎方振,问字酒已俟。
九京如可作,文靖公亦喜。
予友有黄功,昔分教于此。
颇知文风盛,十室九儒士。
是行若登仙,剑气炯青紫。
只恐席未温,思归慕园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