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辰倡高会,广宴陈中堂。
宾友满四座,冠佩鸣锵锵。
绮错一何纷,琬液流霞觞。
堂上鼓瑟琴,堂下吹笙簧。
即此娱心意,相与复翱翔。
佳辰岂易得,欢会安可常。
少年不为乐,老至徒慨慷。
佳辰倡高会,广宴陈中堂。
宾友满四座,冠佩鸣锵锵。
绮错一何纷,琬液流霞觞。
堂上鼓瑟琴,堂下吹笙簧。
即此娱心意,相与复翱翔。
佳辰岂易得,欢会安可常。
少年不为乐,老至徒慨慷。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奢华。开篇“佳辰倡高会,广宴陈中堂”,点明了宴会的时机和规模,佳节之时,广大的宴席布置在宽敞的大厅中,预示着一场豪华盛宴即将展开。
接着,“宾友满四座,冠佩鸣锵锵”描绘了宾客满堂的场景,每个人头戴华丽的冠饰,佩戴着响亮的佩饰,行走间发出清脆的声音,彰显了宴会的庄重与隆重。
“绮错一何纷,琬液流霞觞”则通过繁复的装饰和美酒的流动,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欢乐。绮丽的装饰物错落有致,宛如繁星点缀,而美酒如同霞光般流淌在杯中,增添了宴会的色彩与活力。
“堂上鼓瑟琴,堂下吹笙簧”进一步描绘了音乐的美妙,堂上奏起瑟琴之音,堂下响起笙簧之调,音乐的和谐与悦耳,让整个宴会更加生动有趣。
“即此娱心意,相与复翱翔”表达了宴会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感,人们在音乐与美酒的陪伴下,心情愉悦,仿佛在空中自由飞翔,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欢愉时光。
最后,“佳辰岂易得,欢会安可常。少年不为乐,老至徒慨慷”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诗人感叹这样的佳辰与欢会不易得,且难以长久持续,年轻时应当尽情享受生活,否则等到年老,只能徒增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