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称逆化,愚惷性亦全。
紫绂拖身上,妖姬安膝前。
见他拘坐寂,故我是眠禅。
吾知至人心,杳若青冥天。
万里称逆化,愚惷性亦全。
紫绂拖身上,妖姬安膝前。
见他拘坐寂,故我是眠禅。
吾知至人心,杳若青冥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佛寺之景,诗人似乎在表达对佛法的悟性以及内心世界的平和。"万里称逆化,愚惷性亦全"一句,可解为远方来的人都承认这里的佛法能让人的本性得到净化和完善。这不仅体现了佛教中对人性的观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教的信仰。
"紫绂拖身上,妖姬安膝前"一句,则是描写寺内供奉的佛像或尊者形象,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宗教偶像。这里的“妖姬”并不带有贬义,而是用来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神秘美好的形象。
第三句"见他拘坐寂,故我是眠禅"则表现了诗人看到别人的专注修行,也激发了自己进行静坐冥想的欲望。这里的“拘坐”和“眠禅”都指的是佛教中的打坐冥思。
最后两句"吾知至人心,杳若青冥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达到最高智慧境界的自信,这种境界就如同清澈的蓝天一样广大无垠,充满了深邃和神秘。"至人心"指的是最为纯净、深远的心灵状态,而"杳若青冥天"则是用来形容这种心灵状态之美好与辽阔的。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以及他对于内在世界和精神追求的深刻体验。
嘉辰属元已,迟晷流芳年。
邈思东堂会,遐想华林篇。
忽披曲水图,幅素渺绵连。
茂林蔚翠岭,华薄被芳田。
紫燕翔且嬉,丹英婉欲然。
斐云荫修竹,飞观开琼筵。
澄澄绿水波,萦曲流其前。
游娱有嘉客,冠服何翩翩。
朱轩解兰皋,罗坐临回川。
金卮乘波进,素俎激流还。
或沉翠纶没,比目惊重渊。
或揽绿藻柯,击棹浮青莲。
缓带既覆爵,或藉百卉眠。
亦或扼素腕,握管挥云笺。
中怀多忼慨,意态何蹁跹。
将无瑶池侣,夕饮昆崙天。
亦云山阴会,祓禊徵群贤。
风流迥千古,遗想托云烟。
至今兰亭下,曲水流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