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的《绮怀(其十五)》,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回忆往昔的情感。首句“几回花下坐吹箫”写出了诗人多次在花丛中吹箫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怀旧的氛围。接着,“银汉红墙入望遥”将视线投向远方的银河和宫墙,寓言着对遥远往事和理想的追忆。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如今独自承受风露的寂寥。他感慨时间变迁,人事已非。“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运用比喻,将思念比作抽丝剥茧般痛苦,又如剥蕉后的内心空虚,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深深哀伤。
最后两句“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以月夜和饮酒作为情感寄托,说明即使在欢愉的时光里,如今的孤独也无法消解心中的愁绪。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过去的深深眷恋。
四人三百一十岁,昔日同年今日会。
少宰堂中张绮筵,风光迥出尘埃外。
两两歌童宫样妆,明眸皓齿声相配。
美酒香茶雨露清,奇花异卉烟霞蔼。
座中有客称病夫,阔论高谈恣忘愧。
醉来环坐空庭中,碧天为幕云为盖。
侍童初进玉脂酥,宰夫复荐金鳞脍。
共言游乐终此宵,莫向樽前嗟老大。
君不见裴度投老归东都,堂开绿野名犹在。
又不见疏广还家乐赐金,只忧孙子生骄怠。
何如留此方寸田,不种桑麻惟种艾。
君家碧疏见清影,别是一段淇园秋。
何人笔底得天趣,云是东吴夏瑞州。
瑞州胸中竹如箦,一枝一叶良可惜。
却笑萧郎技痒时,手战眼昏头雪白。
兴来雷从地中出,万箨须臾起苍壁。
翩迁彩凤羽欲堕,偃蹇青虬势安敌。
仙郎何以得此幅,邀我题诗记真迹。
醉后操觚一挥洒,不让王维有声画。
公馀坐对夜深时,明月清风不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