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过沈家村,茅檐隐丛枳。
耕农六七户,长年作邻里。
生子不知书,有妇惟修簋。
菽粟可果腹,不羡肉食鄙。
布棉可禦寒,岂用求锦绮。
览此太古风,如入桃源里。
山田有馀地,岁岁修耒耜。
一耕而一休,种敛随时举。
却如东坡言,富人稼多美。
我来秋雨过,禾黍香风起。
高低列绣塍,有秋庶可拟。
风景异所经,藉以稍慰喜。
尚闻村老言,近远率如是。
金鞭不肯扬,黄云渡演迤。
殷忧半去怀,孰非余赤子。
午过沈家村,茅檐隐丛枳。
耕农六七户,长年作邻里。
生子不知书,有妇惟修簋。
菽粟可果腹,不羡肉食鄙。
布棉可禦寒,岂用求锦绮。
览此太古风,如入桃源里。
山田有馀地,岁岁修耒耜。
一耕而一休,种敛随时举。
却如东坡言,富人稼多美。
我来秋雨过,禾黍香风起。
高低列绣塍,有秋庶可拟。
风景异所经,藉以稍慰喜。
尚闻村老言,近远率如是。
金鞭不肯扬,黄云渡演迤。
殷忧半去怀,孰非余赤子。
这首诗描绘了沈家村宁静祥和的生活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村民们的朴实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首句“午过沈家村,茅檐隐丛枳”,开篇即勾勒出沈家村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午后的阳光下,茅草屋掩映在丛生的枳树之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耕农六七户,长年作邻里”点明了村中居民的数量和生活方式,强调了村民们长期共同生活的紧密关系。
“生子不知书,有妇惟修簋”两句,描绘了村民们的教育观念和生活习俗,暗示了他们更注重实际生活技能而非书本知识,体现了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坚守。“菽粟可果腹,不羡肉食鄙”进一步强调了村民们的简朴生活态度,他们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奢华。
“布棉可禦寒,岂用求锦绮”则展示了村民们的衣着习惯,他们穿着朴素的布衣棉衫,无需追求华丽的服饰。“览此太古风,如入桃源里”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原始淳朴生活方式的赞美,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接下来的几句“山田有馀地,岁岁修耒耜。一耕而一休,种敛随时举”描述了村民们的农事活动,他们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遵循自然规律进行耕作,既体现了勤劳智慧,也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却如东坡言,富人稼多美”引用苏轼的话,进一步赞扬了村民们的农耕之美,同时也暗示了他们虽不富裕,但内心富足。
“我来秋雨过,禾黍香风起。高低列绣塍,有秋庶可拟”描绘了秋季丰收的景象,稻谷飘香,田间排列整齐的稻田如同精美的织锦,预示着一个丰饶的收获季节。
“风景异所经,藉以稍慰喜”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最后,“尚闻村老言,近远率如是。金鞭不肯扬,黄云渡演迤。殷忧半去怀,孰非余赤子”总结了村民们的淳朴性格和对生活的满足感,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他们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将自己视为这片土地上的孩子。
整首诗通过对沈家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乡村社会的风貌,以及村民们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哲学,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岁中秋安帅并,今岁中秋病守相。
并筵极口詈浮云,终久蟾光被遮障。
相台此夜天如水,露压凉风秋气王。
有客轩然襟义高,直自睢阳来一访。
相与僚贤共兹赏,坐看玉轮从海上。
皓色疑专白帝权,晴舒万宇俱澄旷。
斜汉昭回列纬繁,收缩精神乌敢放。
有如大臣得时用,上化恢宣贤业畅。
千官戢伏任施设,默默坏陶从巧匠。
金波渐转落金樽,酒色映空寒动荡。
一宵清景换尘寰,自得诗人难拟状。
时挥大白目婵娟,意入杳冥搜绝唱。
勿嗤幽圃陋吾邦,吾乐不知昆与阆。
人生聚散固难必,明年此会知何向。
相逢对月复开怀,诗笔斗豪杯斗量。
不然千里起相思,百尺楼高同一望。
《中秋对月送姚辟教授南归》【宋·韩琦】去岁中秋安帅并,今岁中秋病守相。并筵极口詈浮云,终久蟾光被遮障。相台此夜天如水,露压凉风秋气王。有客轩然襟义高,直自睢阳来一访。相与僚贤共兹赏,坐看玉轮从海上。皓色疑专白帝权,晴舒万宇俱澄旷。斜汉昭回列纬繁,收缩精神乌敢放。有如大臣得时用,上化恢宣贤业畅。千官戢伏任施设,默默坏陶从巧匠。金波渐转落金樽,酒色映空寒动荡。一宵清景换尘寰,自得诗人难拟状。时挥大白目婵娟,意入杳冥搜绝唱。勿嗤幽圃陋吾邦,吾乐不知昆与阆。人生聚散固难必,明年此会知何向。相逢对月复开怀,诗笔斗豪杯斗量。不然千里起相思,百尺楼高同一望。
https://shici.929r.com/shici/wtAm82.html
贱生罹凶丧,日与死亡逼。
羁孤困猜嫌,动步畏蛇蜮。
之子脱俗情,平生未相识。
足茧千里来,顾我喜颜色。
衣裘风霜凋,颜发尘土蚀。
开席揖之坐,意勤语腷塞。
徐徐动辞气,突兀露胸臆。
绀囊出文章,发覆见宝璧。
自羞无所有,曷以报相德。
告行东风前,花草正狼籍。
又无一尊酒,浇沃慰远客。
扁舟下长淮,企立空叹息。
九河巨流冻长山,山高微黯石色顽。
沙笼如烟吐朱湾,中天挝鼓云垂关。
壶炙不温乳乌死,城上琴声愁九子。
罗暮翻风花满波,玉麈洒窗湿明绮。
兽角消红犀凤乾,缕生篆字香盘盘。
坐聆翰音拂南极,驰念疆场中已酸。
欲决沈云叫阴帝,虏灭不使天下寒。
览君古风之章句,两谢不足以下顾。
长江走澜天外来,共鹄轩风日边去。
上有致君却敌之良策,下有逍遥傲世之真趣。
惜乎志大名位卑,明珠投闇人疑之。
昔时名价满天下,此日塞默趋尘泥。
古人但以才术喻富贵,自馀之外胡足思。
公初之道既如此,宜乎穷约而不悲。
愧无玉案报神藻,聊此感激成荒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