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悬鼓下,烟火两三家。
曲折通崖径,萧条倚树花。
蛩声如互答,人语半聱牙。
酒尽青山暮,归鸿背落霞。
秋风悬鼓下,烟火两三家。
曲折通崖径,萧条倚树花。
蛩声如互答,人语半聱牙。
酒尽青山暮,归鸿背落霞。
这首明代诗人徐威的《九月一日游悬鼓崖》描绘了一幅秋日山间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画面。首句“秋风悬鼓下”,以秋风和悬鼓的意象,暗示了山中空旷,仿佛能听见鼓声在风中回荡,增添了神秘感。接下来的“烟火两三家”则点出山中有人居住,炊烟袅袅,生活气息与自然景色相融。
“曲折通崖径”描绘了山路蜿蜒,富有探索的趣味,而“萧条倚树花”则写出秋日花朵虽零落,但仍顽强地依附于树上,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接着,“蛩声如互答”以虫鸣声的互动,增添了山中的生动与宁静,而“人语半聱牙”则暗示了交谈的稀疏,更显山野之静。
尾联“酒尽青山暮,归鸿背落霞”进一步深化了秋日氛围,酒已饮尽,天色渐晚,远方的鸿雁背负着落日余晖归巢,画面既写实又富有诗意,给人留下悠长的回味。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悬鼓崖的秋日风情,寓情于景,意境深远。
少年离本国,今去已成翁。
客梦孤舟里,乡山积水东。
鳌沈崩巨岸,龙斗出遥空。
学得中华语,将归谁与同。
乌家若下蚁还浮,白玉尊前倒即休。
不是春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春愁。
三秋倦行役,千里泛归潮。
通波竹箭水,轻舸木兰桡。
金堤连曲岸,贝阙影浮桥。
水净千年近,星飞五老遥。
叠花开宿浪,浮叶下凉飙。
浦荷疏晚菂,津柳渍寒条。
恓惶劳梗泛,悽断倦蓬飘。
仙槎不可托,河上独长谣。
鹓鸿念旧行,虚馆对芳塘。
落日明朱槛,繁花照羽觞。
泉归沧海近,树入楚山长。
荣贱俱为累,相期在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