谗谤潜来起百忧,朝承恩宠暮仇雠。
火烧白玉非因玷,霜剪红兰不待秋。
花落昭阳谁共辇,月明长信独登楼。
繁华事逐东流水,团扇悲歌万古愁。
谗谤潜来起百忧,朝承恩宠暮仇雠。
火烧白玉非因玷,霜剪红兰不待秋。
花落昭阳谁共辇,月明长信独登楼。
繁华事逐东流水,团扇悲歌万古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宫中的女子,婕妤,她的内心充满了忧愁和怨恨。开篇“谗谤潜来起百忧”表明她因为别人的诽谤而承受着种种烦恼。而“朝承恩宠暮仇雠”则透露出她的宠爱转瞬即逝,很快就遭到了皇帝的冷落和猜疑。
“火烧白玉非因玷,霜剪红兰不待秋。”这里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纯洁无瑕的白玉被烈火焚毁,另一个是尚未到秋天就被严寒摧毁的红兰。这些意象传达出婕妤遭受的不幸和她内心的凄凉。
诗的后半部分“花落昭阳谁共辇,月明长信独登楼。”昭阳是宫名,这里指的是皇宫中的某个地方。而“花落”则象征着时光易逝和美好事物的毁灭。婕妤在月色明亮的夜晚独自一人登上高楼,显得格外孤单和悲凉。
最后两句“繁华事逐东流水,团扇悲歌万古愁。”这里诗人通过对过往繁华场景的回忆,以及随着东流之水消逝的情感,表达了无尽的忧愁。婕妤手持团扇,唱着悲伤的歌曲,这一切都让她的愁绪深沉,似乎要伴随她直到永远。
整首诗通过婕妤的内心独白和对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被皇宫复杂关系困扰,被时光流逝所伤害的女子形象。她的忧愁和怨恨,是她在权力斗争中微小而又无力的反抗。而诗中的意象和比喻,则赋予了这份忧愁深度和广度,令人感受到历史长河中个体命运的渺小与悲凉。
雨歇凉生,天高气爽,又是一岁重阳。
雁声来处,云白草茫茫?
黄菊知人无酒,也不惜、椷死幽芳。
龙山上,西风暝霭,落日下牛羊。
登楼,何限兴,一齐分付,络纬寒螀。
把古今闲事,莫更思量。
坐到银河案户,城角尽、月转空墙。
凝眸久,惊乌蜚起,零露湿衣裳。
阴风吹空寒凛冽,玉壶夜半玄冰结。
十二楼中琐翠鸾,太微宫里县明月。
明月流光照玉壶,珠飞上天沧海枯。
青女鍊霜封具阙,燧人焫犀龙泣血。
银河凌澌胶北斗,五色石裂娲皇走。
相看一笑天茫然,回首人间三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