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蟂矶庙,迢迢谢尚城。
一江灯火浸,两岸夜潮生。
隐隐蟂矶庙,迢迢谢尚城。
一江灯火浸,两岸夜潮生。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芜湖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边的宁静与动态之美。
首句“隐隐蟂矶庙”,描绘了庙宇在夜色中若隐若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蟂矶庙,可能是指芜湖附近的一个小岛上的庙宇,夜晚的朦胧光线使得庙宇显得更加幽静和遥远。
次句“迢迢谢尚城”,则将视线转向远处的谢尚城,通过“迢迢”二字,强调了城市的距离感和夜色中的辽阔。谢尚城可能是芜湖附近的一个城镇,与庙宇形成对比,展现出不同地点在夜晚的不同风貌。
第三句“一江灯火浸”,将视角拉回到江面上,描绘了一幅灯火倒映在江水之中的画面。这里的“浸”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灯火在水中摇曳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江面的平静与深邃。
最后一句“两岸夜潮生”,则以“夜潮”作为收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隐隐蟂矶庙”中的“庙”,也巧妙地将整个场景串联起来。夜潮不仅指自然界的潮汐现象,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夜晚芜湖的美丽景色和深沉意境,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情感上的共鸣,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有客金陵来,武服挂雕弓。
自言良家子,挺身远从戎。
剑得白猿术,书传黄石翁。
身当一校任,气夺万夫雄。
在昔东吴战,曾摧海上艟。
今兹来岭表,所至著奇功。
一旦厌尘嚣,翛然慕远公。
披剃解冠裳,逍遥入慧丰。
焚香还扫石,洗钵浥流潨。
英气今朝敛,槁灰此日同。
形骸终有碍,一静万缘空。
将为方外游,辞我上崆峒。
予为长太息,纷华世所崇。
而君有异尚,物化揽玄风。
海鹤谁能絷,冥鸿岂受笼。
从兹周八径,何地更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