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惭师长念遗簪,长感知心在寸心。
要路未离扶遣进,闲曹因病放教吟。
风鹏虽远丹霄势,月兔犹依绿桂阴。
从此期公惜高鉴,休将白雪换巴音。
独惭师长念遗簪,长感知心在寸心。
要路未离扶遣进,闲曹因病放教吟。
风鹏虽远丹霄势,月兔犹依绿桂阴。
从此期公惜高鉴,休将白雪换巴音。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李至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在表达对师长的敬仰之情和对知识传承的关切。首句“独惭师长念遗簪”表现了诗人对于前辈留下的智慧或物品都心存感激,"长感知心在寸心"则进一步强调这种情感深藏于心。
接着,“要路未离扶遣进,闲曹因病放教吟”表明即使是在离别之际,或是因为身体不适而不能亲自教授,诗人仍旧在思考着如何传承这些知识。
"风鹏虽远丹霄势,月兔犹依绿桂阴"中,“风鹏”和“月兔”都是仙境的象征,而“丹霄”则是道教中的仙界。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了对高尚、超脱尘世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两句,“从此期公惜高鉴,休将白雪换巴音”,"高鉴"可能指的是高洁的品格或清明的心灵,而“白雪”和“巴音”则都是纯净无瑕的象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希望能够珍惜并保持这种高洁的品质,不要让它被世俗的声音所玷污。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他对于知识、智慧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一年明月在中秋,数日阴云不奈愁。
忽喜新晴转书室,极知清夜照歌楼。
醉当弄影如坡老,诗就撞钟忆贯休。
千里故人应若此,吾生常好更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