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一暑相推移,四序平分秋最悲。
山川萧条草木萎,金风淅沥吹罗帷。
夜何长兮昼何促,欲眠不眠叹幽独。
楼上寒更声断续,飞蛾翩翩绕残烛。
一寒一暑相推移,四序平分秋最悲。
山川萧条草木萎,金风淅沥吹罗帷。
夜何长兮昼何促,欲眠不眠叹幽独。
楼上寒更声断续,飞蛾翩翩绕残烛。
这首《秋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清景象与主人公内心的孤独感。诗中以“一寒一暑相推移,四序平分秋最悲”开篇,巧妙地将季节的更替与情感的波动联系起来,点明了秋天作为悲凉季节的特点。接着,“山川萧条草木萎,金风淅沥吹罗帷”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渲染出一种肃杀、衰败的氛围,金风(秋风)的“淅沥”之声,不仅带来了物理上的凉意,也象征着情感上的冷寂。
“夜何长兮昼何促,欲眠不眠叹幽独”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夜晚似乎特别漫长,白日却又显得短暂,这种时间感知的错乱,加剧了诗人的孤独感。最后,“楼上寒更声断续,飞蛾翩翩绕残烛”以寒更声的断续和飞蛾围绕残烛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深秋之夜的静谧与哀愁,以及人在面对自然与时间时的无力感和内心深处的孤独。
公子说春台,其光如水。
相对偏宜子瞻椅。
老父危坐,不觉耳闻心喜。
慨然都见许,情何已。
禅榻鬓丝,绳床乌几。
前辈风流要吾比。
绣江风月,鸥鹭已应知矣。
几时分付到,中庵里。
经济才难,升平事了,喜公亲见唐虞。
精神如画,风节凛云衢。
回首岩岩钜望,更须问、山斗何如。
还知否,三朝旧德,眷倚在吁俞。
高情谁得似,诗中元亮,易里尧夫。
便萧然忘却,玉带金鱼。
此意君恩亦许,三二日一到中书。
公无倦,长开寿域,四海一蓬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