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馀寒在,高斋听雨眠。
夜愁牵往事,春梦入芳年。
才拙官何补,家贫俸未捐。
遥怜镜湖水,重负杏花天。
二月馀寒在,高斋听雨眠。
夜愁牵往事,春梦入芳年。
才拙官何补,家贫俸未捐。
遥怜镜湖水,重负杏花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豫章之地夜晚听雨的情景,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首句“二月馀寒在”点明时节,二月之末,春寒料峭,为全诗奠定了凄清的基调。接着“高斋听雨眠”,写诗人独自在高雅的书斋中,听着窗外的雨声,安然入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夜愁牵往事,春梦入芳年。”这两句承上启下,将读者的思绪引向过去与未来的交织。夜深人静之时,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引发无尽的愁绪;而春梦则带着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仿佛将人带入了芳华正茂的青春岁月。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现实的愁苦与梦境的美好相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才拙官何补,家贫俸未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不足、官职微小的自嘲,以及因家庭贫困而未能完全放弃俸禄的无奈。通过这种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的谦逊与坚韧,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现状的些许不满和挣扎。
最后,“遥怜镜湖水,重负杏花天。”诗人遥望远方的镜湖,想象着那里的景色,尤其是杏花盛开的景象,似乎寄托了他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然而,“重负”二字暗示着现实的束缚与压力,使得这份向往显得既遥远又沉重。整首诗在结尾处留下了一丝淡淡的忧伤,让人回味无穷。
综上所述,这首《豫章夜雨》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往的怀念,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是一首富有哲思意味的佳作。
天性固自同,学问亦有源。
胡为两章句,韵韵皆蝉联。
有如五音作,琴瑟随宫悬。
排比不乱行,又似贯珠然。
窃意予父子,与公有世缘。
精神所交感,默契难言诠。
书来亟报我,故事前无传。
欲将此段奇,竟入佳话编。
况复惠新句,律吕递相宣。
揭地东风作晓晴,峭寒别是一般清。
五更綵燕归铃阁,一夜金莲撒斗城。
岁稔歌谣欣越俗,酒阑魂梦绕神京。
几多携手天街月,行听帘帏笑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