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收战后,洗马向晴波。
髀肉加鞭久,腰痕受箭多。
敌兵愁弃甲,征戍喜投戈。
旧迹无寻处,沙头剩绿莎。
山前收战后,洗马向晴波。
髀肉加鞭久,腰痕受箭多。
敌兵愁弃甲,征戍喜投戈。
旧迹无寻处,沙头剩绿莎。
这首诗描绘了战后的宁静与胜利场景。"山前收战后,洗马向晴波",展现了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景象,战士们在阳光照耀的溪边清洗战马,象征着战争的痕迹被洗净,回归日常生活。接下来的"髀肉加鞭久,腰痕受箭多",通过描述战士们因长期征战而肌肉发达、身上伤痕累累,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与坚韧。
"敌兵愁弃甲,征戍喜投戈",表达了敌人战败的沮丧和士兵们放下武器的喜悦,透露出胜利的喜悦和对和平的渴望。最后两句"旧迹无寻处,沙头剩绿莎",诗人感慨往昔战场遗迹消失,只剩下沙头的绿草,寓言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整体来看,程敏政在这首诗中以洗马池为切入点,既赞美了先烈们的英勇,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深沉思考。
学佛学仙,参禅穷理,不离玄牝中间。
可怜迷谬,往往□相瞒。
一味寻枝摘叶,徒坐破、几个蒲团。
堪伤处,外边寻觅,笑杀老瞿昙。
些儿真造化,诚能亲见,胆冷心寒。
定庵高士,好向定中参。
看破娘生面目,把从前、学解掀翻。
真空透,髑髅迸破,真主自离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