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梳残月,轻裳试晓风。
无言浑似道,多病欲成翁。
竹简聊千载,藜羹亦万钟。
昂昂非自异,琐琐得无同。
短发梳残月,轻裳试晓风。
无言浑似道,多病欲成翁。
竹简聊千载,藜羹亦万钟。
昂昂非自异,琐琐得无同。
这首元代诗人李存的《早起》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早晨画面。首句“短发梳残月”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主人公在黎明时分,对着尚未完全消散的月光梳理头发的情景,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沧桑感。次句“轻裳试晓风”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氛围,衣衫单薄的诗人感受着微凉的晨风,暗示着生活的简朴和内心的淡然。
“无言浑似道”一句,通过无声的举动传达出深沉的哲理,仿佛他的沉默本身就蕴含着人生的道理。诗人因病体衰弱,似乎已接近老年,“多病欲成翁”,这种身体状况也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淡泊和对生命的感慨。
“竹简聊千载,藜羹亦万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物质生活的满足,即使生活简朴,只要精神富足,就足以度过漫长岁月。最后两句“昂昂非自异,琐琐得无同”则揭示了诗人不随流俗,保持自我高洁品格的态度,尽管平凡琐碎,但内心世界却与众不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早起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生活的感慨,又有对自我价值的坚守,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早起吟唱。
草堂列仙楼,上在青山顶。
户外窥数峰,阶前对双井。
雨来花尽湿,风度松初冷。
登栈行不疲,入溪语弥静。
云能去尘服,兼欲事金鼎。
正直心所存,谄谀长自省。
适知幽遁趣,已觉烦虑屏。
更爱云林间,吾将卧南颍。
荒凉客舍眠秋色,砧杵家家弄月明。
不及巴山听猿夜,三声中有不愁声。
吟尽三更未著题,竹风松雨共凄凄。
此时若有人来听,始觉巴猿不解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