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冯涪州见寄》
《次韵冯涪州见寄》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寄语巴中客,频频镊鬓霜。

峡云春梦远,江月夜珍藏。

才刃应多暇,词锋恨太刚。

僧邻雨花地,何日再升堂。

(0)
注释
巴中客:指在巴中(地名)的朋友。
镊鬓霜:镊子拔白发,比喻岁月流逝,年华老去。
峡云:长江峡谷上的云彩。
江月:夜晚的江面映照的月亮。
才刃:才华如刀刃。
词锋:诗文的锐利之处。
僧邻:僧人邻居。
雨花地:指有佛教文化的地方,雨花台是南京一处著名佛教圣地。
升堂:原指官府升堂审案,此处指聚会或交谈。
翻译
致意巴中的友人,你的鬓边已添了许多白发。
峡江上的云彩如同春梦般遥远,夜晚的江月默默珍藏这份思念。
你的才华应该有很多空闲时光,但遗憾的是文笔过于犀利。
你住在雨花台附近的僧舍,何时能再次聚首畅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次韵冯涪州见寄》。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文学创作上的自我要求。

"寄语巴中客,频频镊鬓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在巴中朋友的情谊和牵挂,"镊鬓霜"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岁月的流逝与头发渐渐斑白。

"峡云春梦远,江月夜珍藏。"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和内心世界的隐喻。"峡云"和"江月"都是中国山水画中的常见意象,而"春梦"与"夜珍藏"则显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和珍视。

"才刃应多暇,词锋恨太刚。" 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我剖析,表达了希望有更多时间来磨练笔墨,使之更加柔和细腻,而不是过于锐利。

"僧邻雨花地,何日再升堂。" 最后两句则是在设想与友人重聚的情景,"僧邻"暗示了一种宁静的生活环境,而"何日再升堂"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沉意境。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周道人求诗书赠

道人妙推算,未知谁赏音。

章泉谨许可,赠之五字吟。

老我已无用,穷通总无心。

但思结茆地,访君白雪深。

(0)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其七

湖南茶寇甫能平,湖北徭人复弄兵。

政是耕桑好时节,尔曹何苦自捐生。

(0)

有感·其三

老来触目总堪悲,点检尊前事已非。

方叹娇娆随月落,何堪樊素与春归。

梨花著雨还空委,柳絮因风只欲飞。

唯有庭前柏子树,岁寒相对两依依。

(0)

用前韵简赵薛二丈·其三

瓜时正值一阳生,已见眉间喜气盈。

诏下鳌头恩数宠,香含鸡舌省曹清。

西湖好去穷清赏,南国无从恋蕣英。

自此达尊兼德爵,不唯年事合推兄。

(0)

予顷岁持节湖湘今二十四年白首重来亲旧十无二三感而有作

落日放扁舟,潇湘生暮愁。

故人疑不见,离思渺难收。

鼓瑟空遗恨,吹箫忆旧游。

刘郎今老矣,霜鬓不禁秋。

(0)

同杜叔高祝彦集观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饮两日且约牡丹之饮·其二

只要寻花子细看,不妨草草有杯盘。

莫因红紫倾城色,却去摧残黑牡丹。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