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巴中客,频频镊鬓霜。
峡云春梦远,江月夜珍藏。
才刃应多暇,词锋恨太刚。
僧邻雨花地,何日再升堂。
寄语巴中客,频频镊鬓霜。
峡云春梦远,江月夜珍藏。
才刃应多暇,词锋恨太刚。
僧邻雨花地,何日再升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次韵冯涪州见寄》。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文学创作上的自我要求。
"寄语巴中客,频频镊鬓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在巴中朋友的情谊和牵挂,"镊鬓霜"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岁月的流逝与头发渐渐斑白。
"峡云春梦远,江月夜珍藏。"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和内心世界的隐喻。"峡云"和"江月"都是中国山水画中的常见意象,而"春梦"与"夜珍藏"则显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和珍视。
"才刃应多暇,词锋恨太刚。" 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我剖析,表达了希望有更多时间来磨练笔墨,使之更加柔和细腻,而不是过于锐利。
"僧邻雨花地,何日再升堂。" 最后两句则是在设想与友人重聚的情景,"僧邻"暗示了一种宁静的生活环境,而"何日再升堂"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沉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