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翁白发已垂肩,犹借沧波十载眠。
一舸载书同载酒,几家留药更留钱。
山阳笛奏西樵月,薤露歌传大石篇。
谁道人生只如此,两行衰泪落江烟。
此翁白发已垂肩,犹借沧波十载眠。
一舸载书同载酒,几家留药更留钱。
山阳笛奏西樵月,薤露歌传大石篇。
谁道人生只如此,两行衰泪落江烟。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挽歌词,描绘了一位白发老翁的形象,他的生活充满了诗意和学问的气息。首句“此翁白发已垂肩”,形象地刻画出老人的苍老,但并未因此而消极,反而“犹借沧波十载眠”,显示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乘船出行,既载书又载酒,既行医施药又慷慨解囊,体现了他的博学多才和乐于助人的品格。
“山阳笛奏西樵月,薤露歌传大石篇”这两句,通过笛声和歌谣,暗示了老人对生死的理解和对经典的传承,既有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最后,“谁道人生只如此,两行衰泪落江烟”,表达了诗人对老翁离世的哀悼,以及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深深感叹,以两行泪水融入江面的烟雾中,画面凄美,感人至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老翁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丰富与无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采石江头,黄土一抔。东有蛾眉亭,西有谪仙楼。
谪仙仙去不复返,惟有江水日夜流。
人生一世几何久,不如眼前一杯酒。
饥来文字不堪餐,死后虚名竟何有。
请君看此李谪仙,掀揭宇宙声轰然。
长安市上眠不足,长来采石江头眠。
百世光阴一大梦,衾天枕地无人共。
宁知浩浩长江流,不是糟丘春酒瓮。
此翁自是太白精,星月自合相随行。
当时落水非失脚,直驾长鲸归紫清。
至人虽死神不灭,终古长庚伴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