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侄常游东庵》
《与侄常游东庵》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水树围庵绿几层,阴中敲户昼登登。

十年重到犹为客,半日才闲且访僧。

旧履尘生趺后席,乱幡风纮供余灯。

高斋对作忘言坐,此事堪怜汝亦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íchángyóudōngān
míng / gāo

shuǐshùwéiān绿céngyīnzhōngqiāozhòudēngdēng

shíniánzhòngdàoyóuwèibàncáixiánqiě访fǎngsēng

jiùchénshēnghòuluànfānfēnghónggòngdēng

gāozhāiduìzuòwàngyánzuòshìkānliánné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侄子重游东庵的场景。首句“水树围庵绿几层”,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庵堂四周被碧绿的树木环绕,环境清幽,仿佛置身于层层叠叠的绿色之中。次句“阴中敲户昼登登”,写出了他们在白天阳光透过树叶的斑驳光影下,轻轻敲门进入庵堂的情景,声音清晰可闻。

“十年重到犹为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即使时隔十年再次来访,依然觉得自己是过客,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人生的无常感。接着,“半日才闲且访僧”写出了他们短暂的休息时间里,选择去拜访僧人,寻求片刻的宁静与心灵的交流。

“旧履尘生趺后席,乱幡风纮供余灯”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庵堂内的景象,旧鞋上积满灰尘,僧人的禅房内只有随风摇曳的佛幡和昏黄的灯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最后两句“高斋对作忘言坐,此事堪怜汝亦能”,诗人与侄子在高雅的斋室中相对无言,沉浸在各自的思绪中,这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和理解,让诗人感到欣慰,认为侄子也能体验并欣赏这种静默的修行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侄子在东庵的游历,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西施泛湖图·其一

一笑倾城已沼吴,泛舟不复醉姑苏。

好风微皱新荷动,记得香生水殿无。

(0)

苏长公赏心十六事

雨后登楼一望间,放开眼界莫教閒。

云屏展拓清如洗,好数重重山外山。

(0)

秋夜怀友

伊人秋夜里,露白又葭苍。

我有一方想,水云何处乡。

(0)

野寺

野寺半编茅,香烟久已抛。

山僧寒补衲,懒把饭钟敲。

(0)

李尔冲杜对海招访山庄友人

故人新筑读书轩,薄有图书古意存。

醇若饮醪交有味,淡如对菊落无言。

远山作势青排闼,曲水多情绿绕村。

散步连吟分野色,渔歌樵答又黄昏。

(0)

读汤卿谋集·其三

我叹卿谋命,凄然实不犹。

功名艰北阙,贫病托南楼。眼贮三?泪,心量十斛愁。

那堪妻子辈,相继竟归休。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