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衲宜何处,经行避暑深。
峰西多古寺,日午乱松阴。
鹤默堪分静,蝉凉解助吟。
慇勤题壁去,秋早此相寻。
山衲宜何处,经行避暑深。
峰西多古寺,日午乱松阴。
鹤默堪分静,蝉凉解助吟。
慇勤题壁去,秋早此相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避暑山中古寺的幽静图景。诗人在炎热的夏季,寻找一处清凉之地,以逃避酷暑。"山衲宜何处"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避暑胜地的探求和渴望,而"经行避暑深"则是实际行动中对这一渴望的追求,诗人在山中行走寻找那份难得的清凉。
峰西有许多古老的寺庙,这些寺庙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载体,也成为了人们心灵避风的港湾。"日午乱松阴"描绘了阳光透过松林,投下斑驳陆离的树影,既有时间感(正值中午),也有空间感(古寺周遭的自然环境)。
在这片静谧之地,即使是通常活跃的鹤,也变得沉默而专注。"堪分静"用来形容鹤的宁静状态,仿佛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而"蝉凉解助吟"则表明即便是在炎热之中,那些鸣叫的小虫也似乎在为诗人的清凉之境增添几分和谐。
最后两句"慇勤题壁去,秋早此相寻"表达了诗人对友生所处的依恋之情。尽管现在是炎热的夏季,但诗人已经开始思念那份避暑时的宁静,并期待着能够在秋天到来之前,再次找到这份难得的清凉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心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山中古寺避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宾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寥落曙钟断,微明烟月沉。
翠霞仙仗合,清漏掖垣深。
北极星遥拱,南山阙迥临。
兰釭竟晓焰,琪树欲秋阴。
霄汉惭联步,貂蝉愧并簪。
德容温比玉,王度式如金。
鱼水千年运,箫韶九奏音。
代天惊度日,掷地喜开襟。
文武时方泰,唐虞道可寻。
忝陪申及甫,清净奉尧心。
千里雪山开,沱江春水来。
驻帆云缥缈,吹管鹤裴回。
身外流年驶,尊前落景催。
不应归棹远,明月在高台。
九陌迟迟丽景斜,禁街西访隐沦赊。
门依高柳空飞絮,身逐闲云不在家。
轩冕强来趋世路,琴尊空负赏年华。
残阳寂寞东城去,惆怅春风落尽花。
清景同千里,寒光尽一年。
竟天多雁过,通夕少人眠。
照别江楼上,添愁野帐前。
隋侯恩未报,犹有夜珠圆。
四时皆有月,一夜独当秋。
照耀初含露,裴回正满楼。
遥连雪山净,迥入锦江流。
愿以清光末,年年许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