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石》
《水石》全文
宋 / 胡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水石平生性所便,栽花种柳亦天然。

春风花发游人见,秋月云收照我员。

玩意陇云情自逸,放怀天理道无偏。

坐消白日千峰下,长啸一声箕斗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uǐshí
sòng / hóng

shuǐshípíngshēngxìngsuǒ便biànzāihuāzhǒngliǔtiānrán

chūnfēnghuāyóurénjiànqiūyuèyúnshōuzhàoyuán

wánlǒngyúnqíngfàng怀huáitiāndàopiān

zuòxiāobáiqiānfēngxiàchángxiàoshēngdòubiān

翻译
我生来就喜好水石,种植花草也是自然而然。
春风吹过,花开满园,游人看见;秋月升起,云雾散去,照亮我的世界。
在山间嬉戏,心灵得到自由,遵循天道,不偏不倚。
我在千峰之下度过时光,时而长啸,声音响彻在箕斗星旁。
注释
水石:喜欢的自然景物。
栽花种柳:种植花草。
天然:自然而然。
春风花发:春风中花朵盛开。
游人见:被游人看见。
秋月云收:秋月升起,云雾散去。
陇云:山间的云雾。
情自逸:心情自由自在。
天理:自然法则。
道无偏:遵循公正之道。
坐消白日:坐在山下度过白天。
千峰下:千座山峰之下。
长啸一声:大声呼啸。
箕斗边:箕斗星座附近。
鉴赏

这首诗名为《水石》,是宋代诗人胡宏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首句“水石平生性所便”,描绘了诗人与水石相伴,自在随性的性格;“栽花种柳亦天然”则展现出诗人顺应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接下来的两句“春风花发游人见,秋月云收照我员”,通过春花秋月的景象,寓言人生的四季流转,诗人自我在其中悠然自得。

“玩意陇云情自逸”一句,陇云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闲适的心境,诗人沉浸于自然之中,心境自由。“放怀天理道无偏”则表达了诗人遵循天道,不偏执于世事的态度。最后,“坐消白日千峰下,长啸一声箕斗边”以壮丽的山景为背景,诗人静坐山间,啸歌天地,展现了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胡宏
朝代:宋

(1106—1162)宋建宁崇安人,字仁仲,号五峰。胡安国子。幼师杨时、侯仲良,而卒传其父之学。优游衡山下二十余年,张栻师事之。高宗绍兴中,以荫补官,不调。秦桧死,被召,以疾辞。有《知言》、《皇王大纪》、《五峰集》。 
猜你喜欢

赠洪弃生·其一

二百年文献,伊谁拟杜韩。

渊源师友绝,著作古今难。

可叹洪兴祖,徒为管幼安。

蔚然章甫服,未许裸人看。

(0)

春雨书怀寄草场君·其五

蝗旱相仍创造艰,弥闻幕府苦愁颜。

雨声恰及春归日,寒气遥看雪积山。

郑盗取人当少止,秦人避世正思还。

请君译与名王语,广厦须开十万间。

(0)

泛太湖宿洞庭出石湖

远棹出胥江,旷漭无涯涘。

胥口复胥山,缥缈太湖嘴。

遥遥七十峰,一瞥失岿嶬。

既入太湖中,长天拍一水。

夜宿莫釐巅,高蹑灵威履。

朝来看包山,林屋何俶诡。

泛湖犹泛海,俯仰天尺咫。

及归向横泾,夹岸平如砥。

流水若流虬,连舟若连蚁。

曲折出洞庭,行行几十里。

石桥过几重,犹见洞庭尾。

回望石姥公,相送雨云里。

无限西南峰,露顶不及趾。

我欲认太湖,微茫何处是。

飘忽岂蓬莱,变幻成海市。

万岛列星躔,中流分峡峙。

犬吠水声中,鸟啼林波底。

凫浮浦溆多,鱼簖占洲沚。

人家渺霭青,村树蒙茸紫。

村家贴水平,水面炊烟起。

帆片贴水飞,远望叶叶耳。

欲问橘柚林,苍苍见葭苇。

大船行何迟,小舟去如驶。

出港入石湖,山遥水瀰瀰。

无山有湖天,月澄雨未止。

一棹绕胥门,满城灯如绮。

(0)

延平王祠题壁·其五

金陵直捣力原优,转瞬闽南失五州。

遗恨不从诸将计,崇明借箸有奇谋。

(0)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牵强足成者庚午十月修厅志成综为全淡八景各系七律一首

霄汉分明五指开,孤城南面送青来。

诸峰罗列尊初祖,大海鸿蒙辟俊才。

关外已闻驱虎豹,云中何事幻楼台。

桥门日夕看山色,天马行空亦壮哉。

(0)

题二林洪士晖小照

二林佳胜属诗人,白发书生像逼真。

早识文章根性柢,能将老健敌清新。

浮云不肯污穷骨,明月偏教现后身。

苦海溷羁差似我,孝忠何以劝斯民。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