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溪斗大一孤城,复嶂曾崖路不平。
委巷逢人多鴂舌,莱田极目少牛耕。
官程空有停骖馆,诏使曾无负弩迎。
漠漠荒烟豺虎窟,天寒日暮客心惊。
临溪斗大一孤城,复嶂曾崖路不平。
委巷逢人多鴂舌,莱田极目少牛耕。
官程空有停骖馆,诏使曾无负弩迎。
漠漠荒烟豺虎窟,天寒日暮客心惊。
这首诗描绘了辰溪县的偏远与荒凉景象。首句"临溪斗大一孤城"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县城之小,坐落在溪边,显得孤独而偏僻。次句"复嶂曾崖路不平"进一步强调地形的险峻,山路崎岖难行。
第三句"委巷逢人多鴂舌"暗示当地民风可能较为粗犷,人们言语刺耳,不太友善。"莱田极目少牛耕"则反映了农村生活的落后,农田劳作依赖人力,而非牛力牵引。
"官程空有停骖馆"表达了官道虽设驿站,但过往官员鲜有停留,可见人迹罕至。"诏使曾无负弩迎"则反映出朝廷使者来访的稀少,更显其偏远和不受重视。
最后一句"漠漠荒烟豺虎窟,天寒日暮客心惊"以荒烟笼罩的环境和日暮时分的寒冷,渲染出一种恐怖和不安的气氛,凸显出诗人对辰溪县荒凉与危险的深深感触。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辰溪县的闭塞与艰辛生活。
四海而今幸晏如,近经周汉乱亡馀。
广抄青史藏新阁,多著黄金访旧书。
岁月渐惊容鬓改,膏粱仍恨齿牙疏。
待公朝暮重调鼎,乞取蓬丘到老居。
风流最数宣城,奇山秀水神仙府。
琴高台畔,花姑坛上,鸾翔凤舞。
春度玉墀,月升金掌,荣分铜虎。
想少陵,知有异人间出,三百载、留佳句。
岁岁椒盘柏斝,到明朝、又还重举。
阳和散作,千岩瑞雪,两溪甘雨。
汲取恩波,酿成禄酒,庆公初度。
有东风传报,都人已为,筑沙堤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