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通明堂》
《题通明堂》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世儒困墙面,窒外由蔽中。

一理有朝澈,八窗自玲珑。

公无末俗病,人识古贤风。

照物鉴绝尘,与世云行空。

似闻虚白室,略与公心同。

彼哉坏陂老,史语宁所蒙。

吾知泚笔意,千载端为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ōngmíngtáng
sòng / chénzào

shìkùnqiángmiànzhìwàiyóuzhōng

yǒucháochèchuānglínglóng

gōngbìngrénshíxiánfēng

zhàojiànjuéchénshìyúnxíngkōng

wénbáishìlüègōngxīntóng

zāihuàibēilǎoshǐníngsuǒméng

zhīqiānzǎiduānwèigōng

注释
世儒:世俗儒生。
困墙面:困于表面。
窒外:隐藏在外。
蔽中:遮蔽在内。
一理:一个道理。
朝澈:清晰洞察。
八窗:八扇窗户。
玲珑:透亮。
末俗病:世俗偏见。
古贤风:古代贤者风范。
照物:眼光如照。
鉴绝尘:看清本质。
虚白室:空灵之室。
略与公心同:与内心相似。
坏陂老:历史记载的老者。
宁所蒙:怎能掩盖。
泚笔意:笔墨之意。
端为公:只为赞美您。
翻译
世俗儒生困于表面,真理却隐藏在内外的遮蔽之中。
一旦道理被清晰洞察,就像八扇窗户透亮,自然通透。
您没有世俗的偏见,人们能感受到您的古代贤者风范。
您的眼光如明镜,能照见事物的本质,超脱世俗纷扰。
仿佛听到那空灵的虚白之室,与您的内心世界相似。
那位老者,历史记载中的形象,怎能掩盖您的真实。
我理解您的笔墨之意,千年之后,只为赞美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题通明堂》。诗中,陈造以"世儒困墙面"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儒家学者在困境中的困惑,如同面对墙壁般难以突破。他接着指出,真理如同早晨的阳光,一旦洞悉,便能照亮内心,使人心灵如八面窗户般通透明亮。

诗人赞美通明堂主人没有世俗的偏见,展现出古代贤人的风范,其洞察力犹如明镜,能净化人心,超脱于世俗之外。他将通明堂比作虚白室,暗示其主人的心境空灵而纯粹。最后,诗人提到历史上的"坏陂老"(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暗示通明堂主人的品格超越了那些被蒙蔽的历史记载。

整首诗通过赞美通明堂,表达了对主人高尚品质的敬仰,以及对纯净精神境界的追求,体现了陈造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颂古八首·其二

唤一声兮应一声,两个分明好弟兄。

倒却门前刹竿著,芳草漫天荆棘生。

(0)

次韵王性之梅花·其一

白玉丛边碧玉流,见花无复为花羞。

春风细雨溪山路,洗尽去年今日愁。

(0)

夏夜怀洞霄·其二

凉夜宛游清境,归时尚爱攀松。

回首云烟满目,尽遮九锁寒峰。

(0)

山乐官

古来歌舞者,乐极总幽沈。

山鬼昼无影,春禽歌好音。

梨园虚宝閟,玉树慢荒淫。

一曲烟萝外,伤哉悲乐心。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八三

雪拭晚晴,水受秋清。天空四壁,月冷三更。

湛存而独立,定应而周行。

二仪之道成且平,万像之印虚不盈。

鸥鸟情閒机事外,夕阳沙上未寒盟。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一○三

管籥真风暗度韶,春恩如许在芳条。

志公不是闲和尚,拄杖头边有剪刀。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