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猗淇园竹,本根蔚且蕃。
持以奉翁寿,显荣多子孙。
猗猗淇园竹,本根蔚且蕃。
持以奉翁寿,显荣多子孙。
此诗《题新竹图送张齐贤(其三)》由元末明初的文学大家宋濂所作,通过描绘淇园竹的茂盛与生机,寄寓了对友人张齐贤的美好祝愿和深厚情谊。
首句“猗猗淇园竹”,以“猗猗”形容竹子的茂盛姿态,仿佛在轻风中摇曳生姿,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淇园”则点明了竹子生长之地,暗示着竹子的品质与淇园的环境相得益彰。
接着,“本根蔚且蕃”一句,赞美了竹子深厚的根基与繁茂的枝叶,寓意着根基稳固、繁荣昌盛。竹子作为坚韧不拔的象征,这里也寄托了对张齐贤品格与事业的期许。
“持以奉翁寿,显荣多子孙”则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对张齐贤长寿与家族兴旺的美好祝愿。通过将竹子与长寿、家族繁衍联系起来,既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也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物喻人,以竹子的特性象征张齐贤的品德与希望,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与美好的祝福。宋濂以其独特的文笔,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真挚情感。
故人留镜无归处,今日怀君试暂窥。
岁久岂堪尘自入,夜长应待月相随。
空怜琼树曾临匣,犹见菱花独映池。
所恨平生还不早,如今始挂陇头枝。
国用忧钱谷,朝推此任难。
即山榆荚变,降雨稻花残。
林响朝登岭,江喧夜过滩。
遥知骢马色,应待倚门看。
隐隐见花阁,隔河映青林。
水田秋雁下,山寺夜钟深。
寂寞群动息,风泉清道心。
谁识往来意,孤云长自闲。
风寒未渡水,日暮更看山。
木落众峰出,龙宫苍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