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烟火冷,揽衣陟山丘。
宿草吐新颖,阴云凝暮愁。
遥瞩千万里,白杨悲飕飂。
眷兹坟土中,岂无公与侯。
春花递开落,百载乌能留。
桓山斲石椁,首阳埋一抔。
高人有达观,愚夫徒妄谋。
一死纵同归,厥生胡可侔。
九原叹随武,贤哲愿从游。
寒食烟火冷,揽衣陟山丘。
宿草吐新颖,阴云凝暮愁。
遥瞩千万里,白杨悲飕飂。
眷兹坟土中,岂无公与侯。
春花递开落,百载乌能留。
桓山斲石椁,首阳埋一抔。
高人有达观,愚夫徒妄谋。
一死纵同归,厥生胡可侔。
九原叹随武,贤哲愿从游。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时节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死、富贵与自然更迭的深刻思考。首句“寒食烟火冷,揽衣陟山丘”点明了时节和行动,寒食节的烟火显得格外冷清,诗人披衣登山,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接着,“宿草吐新颖,阴云凝暮愁”通过新草的生长和阴云的凝聚,暗示着生命的新生与哀愁的凝结,富有象征意味。
“遥瞩千万里,白杨悲飕飂”一句,诗人目光远眺,千里之景尽收眼底,而白杨树在风中摇曳,发出悲鸣,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接下来,“眷兹坟土中,岂无公与侯”表达了对墓地中长眠者的怀念,不论是公侯还是平民,最终都归于尘土,体现了对生命平等的思考。
“春花递开落,百载乌能留”以春花的盛衰比喻人生的无常,无论时间多么漫长,都无法阻止生命的轮回。随后,“桓山斲石椁,首阳埋一抔”引用历史典故,对比桓山与首阳的葬礼,前者是豪华的石椁,后者是一抔黄土,强调了富贵与简朴的不同结局。
“高人有达观,愚夫徒妄谋”表达了对智者与愚者的不同态度的反思,智者能够看透生死,而愚者则徒劳地追求虚幻的富贵。最后,“一死纵同归,厥生胡可侔”指出死亡对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归宿,而生前的生活却大相径庭,强调了生命的不平等性。
“九原叹随武,贤哲愿从游”表达了对逝去的贤哲的怀念,希望能在九泉之下与他们相聚,体现了对智慧与美德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富贵与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和感慨。
碧桃风雨何时歇,春阴半楼低结。
懒脱罗襦,聊偎角枕,宝鸭频烧不热。柔情欲绝。
但梦后关心,影边饶舌。
蓦地风来,帐儿却似有人揭。
西窗犹自未晚,只兰灯一燄,才上还灭。
柳压浓烟,莺飞浅浪,空负艳阳时节。欲言又咽。
甚芳泽沾衣,残书留箧。盼得来时,玉肌须痛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