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罗剪帕金描凤,红字排方玉作签。
身到蓬山瞻御墨,眼惊奎宿射珠帘。
香罗剪帕金描凤,红字排方玉作签。
身到蓬山瞻御墨,眼惊奎宿射珠帘。
这首诗描绘了在秘阁中曝书的情景,充满了皇家的庄重与文雅。首句“香罗剪帕金描凤”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精美的画面,香罗剪成的帕子上,金色的凤凰栩栩如生,展现出奢华与精致。接着,“红字排方玉作签”,红字整齐排列,如同玉石般光洁,透露出书籍的珍贵与考究。
“身到蓬山瞻御墨”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圣的境界,仿佛亲自到了蓬莱仙山,得以一睹帝王的墨宝,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崇敬之情。“眼惊奎宿射珠帘”,则以天文中的奎宿比喻知识的璀璨,如同珠帘般耀眼,形象地展现了书籍内容的丰富与深邃,令人惊叹不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书籍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秋风三径黄花活,秋声万树喧鶗鴃。
听潮楼上秋气清,听潮楼下新声发。
偶传空谷有佳人,家住扶桑东海阔。
华年乘兴作南游,妙舞清歌年二八。
淡黄杨柳古亭村,公子多情欲断魂。
碧玉定情谁遣此,黄金有价不须论。
神仙杨柳春归洞,儿女枇杷早杜门。
呜呼陈瘦云,骨化形销矣!
自少能文章,放浪不羁士。
渊渊金石声,馀音犹在耳。
忆昔五年前,我来君已死。
湖海失元龙,令人悲曷已!
转瞬忽五年,我又旋乡里。
同人闻予来,携手色然喜。
独有地下人,墓门呼不起!
睇彼小罗天,梨园馀弟子。
乃弟洛川君,彷佛还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