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寿县太君周氏挽辞二首·其二》
《永寿县太君周氏挽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子引金闺籍,身开石窌封。

灵輴悲吉路,象服俨虚容。

楚挽虽多相,莱衣不更缝。

谁知逝川底,剑自喜相逢。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永寿县太君周氏挽辞二首(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王安石借此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于死亡与生离死别的一种哲学态度。

“子引金闺籍,身开石窌封。”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位贵族女性去世后,灵柩被抬出豪华的住宅(金闺),而她的肉体则被安放在坚固的墓室中(石窌封)。这里通过对死者居所和葬身之地的描述,表现了逝者的身份地位。

“灵輴悲吉路,象服俨虚容。” 灵輴,即灵车,是古代用来运送死者尸体的车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逝者一路走向墓地的悲哀之情,同时也展示了逝者的葬礼仪式中所穿着的象征性的服饰和庄重的表情。

“楚挽虽多相,莱衣不更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生前友好关系的回忆,以及对逝者现已长眠,不再需要世间琐事(如补缝衣物)的感慨。

最后,“谁知逝川底,剑自喜相逢。” 这里“逝川”比喻死亡,而“剑自喜相逢”则是诗人借用古代传说中剑与水的故事,表达了对逝者安息的祝愿。水能滋养万物,但剑却能够在水底找到其匹配之物,这里象征着逝者在死亡之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己对于逝者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思元词

高柳红楼日夜垂,含烟和露几多枝。

深宵被酒新回面,尽日垂帘细画眉。

滴得蜡珠拼作泪,穿来藕线未成丝。

官奴写帖谁分付,误却青毡是献之。

画屏掩处隔红绡,神雨灵风梦未迢。

斜指牵牛盟锦臂,双骑紫凤协琼箫。

油车有待迎苏小,金屋犹难贮阿娇。

若得云英移玉杵,不须铜雀锁双乔。

樱桃开半已春深,杜牧伤春试再寻。

旧日玉梅迟结子,中宵绮带绾同心。

灵芸香唾成红玉,瑶母真丹碎紫金。

红烛他年照脩史,无题记叠蟪蛄吟。

阆风緤马几何年,忽听霓裳第一弦。

秋梦那无飞作雨,夜吟一任化为烟。

绮寮熏被香难灭,珠馆飘镫影尚圆。

从此芳心抱寒玉,便能销歇总凄然。

(0)

沁园春.檃括楚辞山鬼篇意以招隐士

若有人兮,在彼山阿,澹然忘归。

想云端独立,披萝带荔,松阴含涕,乘豹从狸。

且挽灵修,长怀公子,薄暮飘风偃桂旗。

难行路,向石茸扪葛,山秀搴芝。最怜雨晦风凄。

更猿狖宵鸣声正悲。

怅幽篁久处,天高难问,芳蘅空折,岁晏谁贻。

子或慕予,君宁思我,欲问山人转自疑。

归来好,有华堂广宴,慰尔离思。

(0)

冬日杂咏,集杜

中天月色好谁看,积雪飞霜此夜寒。

古往今来皆涕泪,蛮夷杂种错相干。

(0)

蝶恋花

谁道江南春事了,废苑朱藤,开尽无人到。

高柳数行临古道,一藤红遍千枝杪。

冉冉赤云将绿绕,回首林间,无限斜阳好。

若是春归归合早,馀春只搅人怀抱。

(0)

至日二首·其一

久行忘节序,夙莫但奔忙。

兹旦即长至,我征仍未央。

寒云低树白,边日际山黄。

时睹南来雁,飘零不作行。

(0)

己亥杂诗·其一四二

少年哀艳杂雄奇,暮气颓唐不自知。

哭过支硎山下路,重钞梅冶一奁诗。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