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原上新居十三首·其五》
《原上新居十三首·其五》全文
唐 / 王建   形式: 古风

春来梨枣尽,啼哭小儿饥。

邻富鸡常去,庄贫客渐稀。

借牛耕地晚,卖树纳钱迟。

墙下当官路,依山补竹篱。

(0)
注释
春来:春天来到时。
梨枣:梨树和枣树,这里指代水果。
啼哭:哭泣。
小儿:小孩子。
饥:饥饿。
邻富:邻居富有。
鸡常去:自己家的鸡常跑去邻居家找食。
庄贫:庄园(家)贫穷。
客渐稀:来访的客人渐渐稀少。
借牛:向别人借用牛。
耕地晚:很晚才开始耕地,指时间晚或农事延误。
卖树:卖掉树木以换取钱财。
纳钱迟:缴纳钱款不及时或有困难。
墙下:房屋的旁边。
当官路:正对着官员行走的道路。
依山:依靠着山。
补竹篱:修补用竹子编成的篱笆。
翻译
春天到来梨枣吃完,小孩子因饥饿而哭泣。
邻家富裕鸡常去讨食,自家贫穷客人也渐少。
傍晚时分才借到牛去耕田,卖树得钱也难以及时缴纳赋税。
房舍紧挨着官员走的路,靠着山边修补着竹制的篱笆。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的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象和农家生活困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疾苦的同情心。开篇“春来梨枣尽,啼哭小儿饥”两句直接描绘出一个贫困家庭在春季果实耗尽后,小孩子因饥饿而啼哭的场景,反映了农家生活的艰辛。

接着,“邻富鸡常去,庄贫客渐稀”进一步对比贫富差距,富人的鸡可以自由地走动,而贫穷的村庄则是难以见到宾客,表明了贫困地区的人际交往也异常稀少。

“借牛耕地晚,卖树纳钱迟”则描绘出农家在春耕时节仍需借用他人牲畜的情况,以及为了筹集生活费用的困境。耕地的迟缓和变卖资产以换取现金的不易,都凸显了生计的艰辛。

最后,“墙下当官路,依山补竹篱”则是对新居环境的一种描写。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墙下当官路”的景象,可能暗示着官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或隔阂;而“依山补竹篱”则表现了对家园维护和自然环境依赖的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深沉的同情心和细腻的生活观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唐代农村生活画卷。

作者介绍

王建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有小白马乘驭多时,奉使东行至稠桑驿,溘然

能骤复能驰,翩翩白马儿。
毛寒一团雪,鬃薄万条丝。
皂盖春行日,骊驹晓从时。
双旌前独步,五马内偏骑。
芳草承蹄叶,垂杨拂顶枝。
跨将迎好客,惜不换妖姬。
慢鞚游萧寺,闲驱醉习池。
睡来乘作梦,兴发倚成诗。
鞭为驯难下,鞍缘稳不离。
北归还共到,东使亦相随。
赭白何曾变,玄黄岂得知。
嘶风觉声急,踏雪怪行迟。
昨夜犹刍秣,今朝尚絷维。
卧槽应不起,顾主遂长辞。
尘灭駸駸迹,霜留皎皎姿。
度关形未改,过隙影难追。
念倍燕求骏,情深项别骓。
银收钩臆带,金卸络头羁。
何处埋奇骨,谁家觅弊帷。
稠桑驿门外,吟罢涕双垂。

(0)

酬郑二司录与李六郎中寒食日相过,同宴见赠

偶因冷节会嘉宾,况是平生心所亲。
迎接须矜疏傅老,只供莫笑阮家贫。
杯盘狼藉宜侵夜,风景阑珊欲过春。
相对喜欢还怅望,同年只有此三人。

(0)

又戏答绝句

狂夫与我两相忘,故态些些亦不妨。
纵酒放歌聊自乐,接舆争解教人狂。

(0)

以诗代书,酬慕巢尚书见寄

书意诗情不偶然,苦云梦想在林泉。
愿为愚谷烟霞侣,思结空门香火缘。
每愧尚书情眷眷,自怜居士病绵绵。
不知待得心期否,老校于君六七年。

(0)

早春持斋,答皇甫十见赠

正月晴和风气新,纷纷已有醉游人。
帝城花笑长斋客,三十年来负早春。

(0)

池鹤八绝句·乌赠鹤

与君白黑大分明,纵不相亲莫见轻。
我每夜啼君怨别,玉徽琴里忝同声。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