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云滞雨奈春何,蒿目时艰两鬓皤。
蜂采余花能有几,蚕留悴叶想无多。
林间鸠拙如相唤,陌上秧新且任歌。
我亦乡人知疾苦,打门莫误避催科。
愁云滞雨奈春何,蒿目时艰两鬓皤。
蜂采余花能有几,蚕留悴叶想无多。
林间鸠拙如相唤,陌上秧新且任歌。
我亦乡人知疾苦,打门莫误避催科。
这首诗描绘了晚春时节,愁云密布,雨水连绵,给春天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诗人以“蒿目时艰”表达了对时局艰难的忧虑,同时“两鬓皤”形象地描绘出岁月的痕迹和内心的疲惫。接下来的两句“蜂采余花能有几,蚕留悴叶想无多”,通过蜜蜂和蚕的生存状态,隐喻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同时也暗示了社会资源的匮乏。
“林间鸠拙如相唤,陌上秧新且任歌”,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林间的斑鸠似乎在相互呼唤,田间新插的秧苗则让人不禁放声歌唱,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然而,这种和谐与生机并未让诗人感到轻松,反而引发了更深的思考。
最后,“我亦乡人知疾苦,打门莫误避催科”,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对百姓疾苦的理解和同情,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处理事务时要谨慎行事,避免给无辜的百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水象童蒙,以出伊始。泉乃白水,出自艮止。
天一初生,纯一清明。厥初始达,犹元而亨。
当其蒙稚,涓涓犹细。及其渐进,混混未止。
如玉与珠,不曰白乎。如冰与雪,湛不可污。
反求诸己,心正如是。有生之初,纯白纯懿。
养之于蒙,作圣之功。大人不失,与赤子同。
圣如夫子,皓莫尚已。涅而不缁,洞彻表里。
溥博渊泉,浩浩渊渊。皓如银河,月流星连。
仰观先圣,本同一性。自始失养,遂终失正。
气或杂之,内欲蔽伊。官或不思,外引远而。
蒙反成失,白反变黑。黑水西流,清渭南隔。
君在家庭,习若少成。异彼污世,同流浊泾。
外引内欲,永绝勿赎。蒙养宜深,荐习宜熟。
浚发尔源,如发蒙然。放乎四海,波涛际天。
学有源委,海可至矣。所不然者,有如白水。
《李养源自号蒙泉求诗于东平包某作此以赠之》【宋·包恢】水象童蒙,以出伊始。泉乃白水,出自艮止。天一初生,纯一清明。厥初始达,犹元而亨。当其蒙稚,涓涓犹细。及其渐进,混混未止。如玉与珠,不曰白乎。如冰与雪,湛不可污。反求诸己,心正如是。有生之初,纯白纯懿。养之于蒙,作圣之功。大人不失,与赤子同。圣如夫子,皓莫尚已。涅而不缁,洞彻表里。溥博渊泉,浩浩渊渊。皓如银河,月流星连。仰观先圣,本同一性。自始失养,遂终失正。气或杂之,内欲蔽伊。官或不思,外引远而。蒙反成失,白反变黑。黑水西流,清渭南隔。君在家庭,习若少成。异彼污世,同流浊泾。外引内欲,永绝勿赎。蒙养宜深,荐习宜熟。浚发尔源,如发蒙然。放乎四海,波涛际天。学有源委,海可至矣。所不然者,有如白水。
https://shici.929r.com/shici/cJI6CqUXw.html
斜汉横空瑞气浮,桥边乌鹊待牵牛。
长生殿冷时无事,乞巧楼多岁有秋。
菡萏晚花清露湿,婵娟新月暮烟收。
华封祷祝华胥梦,谁道神仙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