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楹登鲁殿,拥絮拭胡妆。
犹将汉闺曲,谁忍奏毡房。
遥忆甘泉夜,暗泪断人肠。
列楹登鲁殿,拥絮拭胡妆。
犹将汉闺曲,谁忍奏毡房。
遥忆甘泉夜,暗泪断人肠。
这首诗《胡无人行》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徐摛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边疆民族风俗的独特洞察与感慨。
首句“列楹登鲁殿,拥絮拭胡妆”以“列楹”和“鲁殿”象征着中原文化的庄严与正统,而“拥絮拭胡妆”则描绘了边疆民族的服饰与生活习俗,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差异。
接着,“犹将汉闺曲,谁忍奏毡房”一句,运用了“汉闺曲”与“毡房”的对比,表达了对边疆民族音乐与中原传统音乐的融合与冲突的思考。这里既有对边疆民族音乐的欣赏与尊重,也隐含了对文化交融的渴望与无奈。
最后,“遥忆甘泉夜,暗泪断人肠”以“甘泉夜”这一特定场景,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回忆与情感波动,暗含了对边疆生活的思念与不舍,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这一句情感饱满,直接触动人心,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同情。
整体而言,《胡无人行》通过对边疆民族生活与中原文化的对比,以及对边疆民族音乐与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多元文化共存的思考与对边疆民族命运的关切,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平湖秋霁,见银蟾、光闪波纹摇绿。
天上飘来,风韵细、桂子香生金粟。
玉户玲珑,瑶台皎洁,影落嫦娥屋。
夜深云际,一声谁弄横竹。
醉倚六曲雕阑,望中悬白练,两峰垂瀑。
净洗尘肠,摛秀句、一唾珠玑千斛。
更欲凌空,铿锵环佩,仙驾骖鸾鹄。
凤楼人远,独怜不见秦玉。
蓟门八月霜华浓,何时种竹能成丛。
凤城之阳禁苑东,琅玕万树凌青空。
光摇太液波心月,高出三山顶上松。
祥飙拂拂来天上,鸣金戛玉声玲珑。
蓬莱宫中日如年,高柯密叶霏云烟。
春阳挺秀百花表,秋月增辉仙桂边。
九夏繁阴覆灵囿,祥麟瑞鹤相周旋。
六花凝寒群卉老,清标转觉生光妍。
轩皇昔日初制律,截筒来自昆仑谷。
江心磻石桃竹枝,斩根剥皮夸紫玉。
何如蓬莱宫中竹,雨露偏多生意足。
盘根固节千万年,远胜猗猗淇水澳。
上林花木熙青春,灵芝瑞草争芳芬。
爱此苍苍太古色,竹边几度停游轮。
世云凤凰食竹实,又云凤凰栖竹枝。
凤笙九奏太平曲,凤兮凤兮今来仪,予将拭目而观之。
《绿竹引赐都督孙忠》【明·朱瞻基】蓟门八月霜华浓,何时种竹能成丛。凤城之阳禁苑东,琅玕万树凌青空。光摇太液波心月,高出三山顶上松。祥飙拂拂来天上,鸣金戛玉声玲珑。蓬莱宫中日如年,高柯密叶霏云烟。春阳挺秀百花表,秋月增辉仙桂边。九夏繁阴覆灵囿,祥麟瑞鹤相周旋。六花凝寒群卉老,清标转觉生光妍。轩皇昔日初制律,截筒来自昆仑谷。江心磻石桃竹枝,斩根剥皮夸紫玉。何如蓬莱宫中竹,雨露偏多生意足。盘根固节千万年,远胜猗猗淇水澳。上林花木熙青春,灵芝瑞草争芳芬。爱此苍苍太古色,竹边几度停游轮。世云凤凰食竹实,又云凤凰栖竹枝。凤笙九奏太平曲,凤兮凤兮今来仪,予将拭目而观之。
https://shici.929r.com/shici/lQlZhbH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