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诚反身,格杀勿论;致孝于鬼,胥匡以生。
- 鉴赏
这首诗出自清代吴恭亨的《辛亥秋题川路风潮联》,通过“不诚反身,格杀勿论;致孝于鬼,胥匡以生”这两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道德与行为的深刻思考。
“不诚反身”,意味着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和内心不一致,即所谓的言行不一,那么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应当被排除在外。“格杀勿论”则是强调了对这种不诚实行为的严厉态度,即直接否定或拒绝接受这样的行为,不给予任何正面评价或认可。
“致孝于鬼,胥匡以生”,这句话则是在探讨孝道的广泛意义。孝道不仅限于对生者的尊敬和照顾,也包括对逝去之人的纪念和祭祀。通过祭祀祖先或鬼神,人们可以表达对过去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期许,这种行为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同绳索一样,将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维系生活的秩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短的语句,传达了对于诚实、道德以及孝道的深刻理解,强调了个人行为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密切关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述哀
母之生我日在角,络纬鸣机夜深作。
歌成《黄鹄》不忍闻,大孤啼饥小孤弱。
乱离伏莽乞馀命,十口流离窜丛薄。
朝呻夜吟不暂休,骨肉幸免填沟壑。
长养众雏毕婚嫁,慈帏未省含饴乐。
当时奉檄心独喜,今我穷悴至于此。
俯仰无因供菽水,衾影之间愧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