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鉴空阁》
《鉴空阁》全文
宋 / 李昴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空阁上赏僧轩,祇树深开不二门。

一水横流界平野,数峰突起补前村。

舟来舟去人多事,潮落潮生岸有痕。

镇日长閒输老衲,倚筇独坐古榕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ànkōng
sòng / mǎoyīng

jiànkōngshàngshǎngsēngxuānzhīshùshēnkāièrmén

shuǐhéngliújièpíngshùfēngqiáncūn

zhōuláizhōurénduōshìcháoluòcháoshēngànyǒuhén

zhènchángxiánshūlǎoqióngzuòrónggēn

注释
鉴空阁:一座楼阁的名字。
僧轩:僧人的居所。
祇树:指佛教寺庙中的树木。
不二门:佛教用语,表示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境界。
平野:广阔的平原。
突起:突然升起。
前村:村庄前方。
舟来舟去:船只频繁往来。
人多事:人们事务繁忙。
潮落潮生:潮汐涨落。
岸有痕:岸边可见潮水留下的痕迹。
长閒:长久的闲暇。
老衲:年长的僧人。
筇:竹杖。
古榕根:古老的榕树根。
翻译
在鉴空阁上观赏僧人的小屋,祇树深处隐藏着不寻常的门。
一条河流横贯平原,几座山峰突起,增添了村庄的景色。
船只来来往往,人们忙碌不停,潮起潮落间,岸边留下痕迹。
整天悠闲的生活,我比不上老和尚,独自倚杖坐在古老的榕树根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中寺庙景象,诗人在鉴空阁上观赏僧人的生活。"祇树深开不二门"表明寺庙隐藏在深邃的树林之中,只有一扇门通向外界,给人一种超然世俗的感觉。接着的"一水横流界平野,数峰突起补前村"则描绘了山间的一条河流和远处突兀的山峰,以及隐藏在这些自然景观中的村庄,展现出一个既幽静又生动的自然风光。

下片写道:"舟来舟去人多事,潮落潮生岸有痕",这里诗人通过对船只往来的描述和潮汐留下的痕迹,传达了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意境。最后两句"镇日长閒输老衲,倚筇独坐古榕根"则描绘了一位老僧在寺庙中长时间地沉浸于禅定之中,用简单的衣物遮蔽身体,与自然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寺庙生活和时间流逝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超脱,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

作者介绍
李昴英

李昴英
朝代: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三十

无禅不参,无道可学。

只责诸人如醉而醒,如梦而觉。醉既醒,梦既觉。

虽然只是旧时人,却与旧时相辽邈。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二

十五已前取不得,十五已后舍不得。

正当十五日,筑著磕著七花八裂,明眼衲僧只得一橛。

(0)

颂古二十五首·其九

京师出大黄,见贼便见赃。

竹杖化龙去,痴人戽夜塘。

(0)

示如净禅人

劈面三拳,连腮两堂。撒手悬崖,丧尽伎俩。

德云不在别峰上。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七十七

年去实不去,年来实不来。

山僧都不会,露柱笑咍咍。

(0)

留题绍公寂照轩

幽轩名寂照,四海坐中閒。

景物有迁色,主人无异颜。

野泉澄槛外,香蔼起檐间。

凉夜谁相问,寥寥月满山。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