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丈垂柳枝拂地,连城丰草莺啼乱。
空山一望少人行,潭水虚舟自舣岸。
山中伴侣久沈沦,奔走风尘愧此身。
山人定自长相忆,山鸟何时不向人。
十丈垂柳枝拂地,连城丰草莺啼乱。
空山一望少人行,潭水虚舟自舣岸。
山中伴侣久沈沦,奔走风尘愧此身。
山人定自长相忆,山鸟何时不向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山中景象。开篇“十丈垂柳枝拂地,连城丰草莺啼乱”,以柳树的垂长和丰茂的草地,以及莺鸟的啼鸣,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略显喧闹的氛围。接着,“空山一望少人行,潭水虚舟自舣岸”两句,笔锋一转,描绘了山中人迹罕至的空旷与宁静,潭水中的小船独自停泊在岸边,更添了几分孤寂之感。
后两句“山中伴侣久沈沦,奔走风尘愧此身”,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朋友长久以来沉沦于世事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在外奔波劳碌,未能与山中好友共度闲适生活的遗憾与愧疚之情。“山人定自长相忆,山鸟何时不向人”,则以山中人的回忆和山鸟的陪伴,寄托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繁忙的尘世间,内心仍有一片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灵净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与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辽鹤何年返故乡,天风剑佩已骞翔。
郡人议叶来胥宇,兄子才高肯弗堂。
里选诸儒俱饮惠,谏书百世尚流芳。
试歌此曲陈蕉荔,万一乘云下帝旁。
召来未得久居中,麾去安知尚不容。
虹卧雪涛怀旧惠,马跑白日掩新封。
村边宅昔邻王翰,冢上碑今愧蔡邕。
绿树青山总无恙,伤心杖履断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