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干簪头大,鲜葩蜡样黄。
携来烦稚子,喜甚见重阳。
不与浮花并,看渠晚节香。
今宵持供圣,一粲动天皇。
弱干簪头大,鲜葩蜡样黄。
携来烦稚子,喜甚见重阳。
不与浮花并,看渠晚节香。
今宵持供圣,一粲动天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菊花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菊花外形和色泽的细腻描述,以及它与孩子们的互动,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生活中简单乐趣的珍视。诗中的“弱干簪头大,鲜葩蜡样黄”生动地描绘出菊花的形态和色泽,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而“携来烦稚子,喜甚见重阳”则展现了孩子们对这份自然之美的天真喜悦。"不与浮花并,看渠晚节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独特品质的赞赏,它不同于其他短暂的花朵,而是能在深秋时分发出清香。
最后两句“今宵持供圣,一粲动天皇”则突显了送菊之举是一种对神明的供奉,表达了一种敬意和庄重。整首诗通过对送花这一行为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崇高,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悟和珍视。
喜元宵三五,纵马御柳沟东。
斜日映珠帘,瞥见芳容。
秋水娇横俊眼,腻雪轻铺素胸。
爱把菱花,笑匀粉面露春葱。
徘徊步懒,奈一点、灵犀未通。
怅望七香车去,慢辗春风。
云情雨态,愿暂入阳台梦中。
路隔烟霞,甚时还许到蓬宫。
微吟清啸有孤怀,历落嵚崎已大乖。
芳草何心知世事,闲云肆意绕天涯。
前时绝喜王官谷,此去聊堪阿里街。
一语作铭君记取,腾腾任运莫安排。
双湖带山郭,三岁甫来过。
猎猎葭芦老,飞飞鸿雁多。
晨晖明野树,晚思渺烟波。
怀我孤山下,归欤具一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