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渔隐,路转桃溪汇。流水下,青山外。
客行花径曲,月上松门对。
撑艇子,雪中蓑笠亲曾载。老去谁倾盖。
腰瘦频移带。人健否,花仍在。
明年春更好,来向花前醉。
青鬓改,恁时难拼千金买。
当年渔隐,路转桃溪汇。流水下,青山外。
客行花径曲,月上松门对。
撑艇子,雪中蓑笠亲曾载。老去谁倾盖。
腰瘦频移带。人健否,花仍在。
明年春更好,来向花前醉。
青鬓改,恁时难拼千金买。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陈三聘重游桃花坞的情景。开篇“当年渔隐,路转桃溪汇”回忆起往昔渔隐的生活,暗示了时光流转。流水潺潺,青山环绕,环境清幽。接着,“客行花径曲,月上松门对”写诗人独自漫步在花径,欣赏着月色洒满松门的静谧景象。
“撑艇子,雪中蓑笠亲曾载”则勾勒出一幅冬日雪景,诗人曾在此乘舟穿行,披着蓑笠,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随着岁月流逝,“老去谁倾盖”,诗人感叹年华易逝,昔日的友情不再如旧。“腰瘦频移带”进一步刻画了诗人衰老的形象,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的感慨。
“人健否,花仍在”询问友人是否安好,强调了人事变迁与自然永恒的对比。结尾“明年春更好,来向花前醉”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明年的春天再次相聚赏花,尽管那时青春不再,但仍愿以酒浇愁,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描绘桃花坞的景色和自身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心事密于茧,牵起万重思。
连蜷易生易断,蚕老不成丝。
吐出编成锦字,付与长江九折,鱼腹去何迟。
此意古人有,今竟见于兹。厚堆愁,浓抹泪,八行诗。
掩头藏尾,生防深意别人知。
顺著璇图还曲,笑展红笺还哭,哭了算归期。
冬尽不归去,翻说待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