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潦无来客,题诗受午风。
功名山色外,岁月雨声中。
拜跪频怀旧,悲欢始悟空。
九州春欲满,未许叹途穷。
泥潦无来客,题诗受午风。
功名山色外,岁月雨声中。
拜跪频怀旧,悲欢始悟空。
九州春欲满,未许叹途穷。
这首元代诗人刘诜的《正月二日》诗,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交融。首句“泥潦无来客”,点明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泥泞潮湿,没有访客,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题诗受午风”,写诗人独自在午后的清风中题写诗句,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也暗示了他内心的丰富情感。
“功名山色外,岁月雨声中”两句,将功名利禄置于山水之外,岁月则在雨声中流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时光的深刻感悟。这种超脱于尘世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拜跪频怀旧,悲欢始悟空”则是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通过“拜跪”、“怀旧”、“悲欢”等词,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始悟空”三字,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皆为空幻的领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最后,“九州春欲满,未许叹途穷”两句,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即使面对困境也不言放弃的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五两风轻,移舟向、斜阳岛外。
最好是、潇湘烟景,自然心会。
倒影芙蓉明镜底,更折花嗅蕊西风里。
待问君、明日向何州,东南指。人生事,谁如意。
剩拼取,尊前醉。想升沈有命,去来非己。
菊老松深三径在,田园已有归来计。
问甚时、重此望归舟,远相对。
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长夏清暑。
燕引雏还,鸠呼妇往,人静郊原趣。
麦天已过,薄衣轻扇,试起绕园徐步。
听衡宇、欣欣童稚,共说夜来初雨。
苍菅径里,紫葳枝上,数点幽花垂露。
东里催锄,西邻助饷,相戒清晨去。
斜川归兴,翛然满目,回首帝乡何处。
只愁恐、轻鞭犯夜,灞陵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