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遇乐.东皋寓居》
《永遇乐.东皋寓居》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词  词牌: 永遇乐

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长夏清暑。

燕引雏还,鸠呼妇往,人静郊原趣。

麦天已过,薄衣轻扇,试起绕园徐步。

听衡宇、欣欣童稚,共说夜来初雨。

苍菅径里,紫葳枝上,数点幽花垂露。

东里催锄,西邻助饷,相戒清晨去。

斜川归兴,翛然满目,回首帝乡何处。

只愁恐、轻鞭犯夜,灞陵旧路。

(0)
注释
松菊堂:松菊装饰的厅堂。
清暑:消暑。
燕引雏还:燕子带领幼鸟归巢。
鸠呼妇往:斑鸠呼唤雌鸟。
麦天已过:麦子收割完毕。
薄衣轻扇:轻便衣物和扇子。
衡宇:屋檐。
欣欣童稚:欢欣的孩子们。
苍菅径:青草小径。
紫葳:槿花。
东里催锄:东边邻居催促锄地。
斜川归兴:斜川归隐的念头。
帝乡:京都。
轻鞭犯夜:马鞭声惊扰夜晚。
灞陵旧路:通往灞陵的老路。
翻译
松菊堂深藏绿阴,小小的菱荷池塘,夏日清凉宁静。
燕子带着雏鸟归巢,斑鸠呼唤配偶,郊外田园一片寂静,充满趣味。
麦收季节已过,穿着轻薄衣衫,手持轻扇,我慢慢绕着花园散步。
听到屋檐下孩子们欢快地说昨晚刚下的雨,心中欣喜。
青草小径旁,紫色槿花上,几点幽雅花朵挂着露珠。
东边邻居催促着早起锄地,西邻送来帮助,大家相约清晨劳作。
望着斜川,归乡之情油然而生,回头望去,京城的方向在哪里呢。
只担心马鞭声惊扰夜晚,沿着熟悉的灞陵旧路前行。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晁补之所寓居的田园生活,以松菊堂和芰荷池为背景,展现了夏日的宁静与清凉。燕子带领雏鸟归巢,斑鸠呼唤伴侣,乡村野外一片寂静,充满了自然的乐趣。麦收已过,天气渐凉,诗人穿着轻便,手持扇子,在园中缓缓漫步,听到孩子们欣喜地谈论夜晚的雨声。

小径上青草滴露,紫葳枝头点缀着几点幽雅的花朵。邻居们互相提醒,清晨就要开始田间劳作,东里催促锄地,西邻帮忙运送作物。诗人望着远处的斜川,心中涌起归隐之情,感叹帝都的遥远。他担心在忙碌的农事中误了时间,不禁回想起通往灞陵的老路,流露出对夜晚禁行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都市尘世的疏离感。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题瑞岩

雁荡看不足,瑞岩游更贪。

斗奇虽有愧,蕴秀了无惭。

涧古水鸣玉,寺幽山染蓝。

匆匆一宿去,未暇问三三。

(0)

宿罗汉三绝·其二

雁荡屡经眼,个中方再游。

何时脱尘鞅,来此饱清幽。

(0)

和韩秋怀十一首·其九

吾庐有脩竹,滴翠凝不乾。

天风一吹拂,终夜鸣琅玕。

黄杨亦嘉树,一瓮何团团。

日暮飞禽归,啾然欲求安。

嗟予欲何为,屡涉吴江澜。

一名竟未就,举弹空飞丸。

对竹赏佳树,聊系予征鞍。

(0)

率饮亭二十绝·其十九

吾家老兄弟,杖屦日相过。

对酒欢无限,论诗味更多。

(0)

梅花次贾元识韵

南枝昨夜暖先回,压尽群芳独自开。

仙客风中飘素袂,玉妃月下试新裁。

未凭驿使殷勤寄,首辱新诗特地来。

明日雪晴须共赏,为花拚却饮千杯。

(0)

书院杂咏.酴醾

日烘香倍远,雨浥韵尤清。

谁把玉钱比,恐花羞此名。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