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庐有脩竹,滴翠凝不乾。
天风一吹拂,终夜鸣琅玕。
黄杨亦嘉树,一瓮何团团。
日暮飞禽归,啾然欲求安。
嗟予欲何为,屡涉吴江澜。
一名竟未就,举弹空飞丸。
对竹赏佳树,聊系予征鞍。
吾庐有脩竹,滴翠凝不乾。
天风一吹拂,终夜鸣琅玕。
黄杨亦嘉树,一瓮何团团。
日暮飞禽归,啾然欲求安。
嗟予欲何为,屡涉吴江澜。
一名竟未就,举弹空飞丸。
对竹赏佳树,聊系予征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物时的感慨与思考。首句“吾庐有脩竹,滴翠凝不乾”,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居住之所旁生长着茂盛的竹子,翠绿的竹叶在阳光下仿佛凝聚着生命的活力。接着,“天风一吹拂,终夜鸣琅玕”一句,通过想象风起时竹叶的摇曳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黄杨亦嘉树,一瓮何团团”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身边的另一棵树——黄杨,并以“一瓮”形容其形状,形象地描绘了黄杨树的形态之美。随后,“日暮飞禽归,啾然欲求安”则通过描写黄昏时鸟儿归巢的情景,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最后,“嗟予欲何为,屡涉吴江澜。一名竟未就,举弹空飞丸”四句,诗人自问自答,表达了对自己人生追求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他多次涉足吴江的波澜,却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徒劳地举起弹弓,却无法击中目标。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对竹赏佳树,聊系予征鞍”则是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自我安慰,通过欣赏竹子和黄杨树,暂时忘却了内心的烦恼,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海滨驱马过湘滨,喜及今春忆旧春。
公燕有时令市酤,村舂不继待炊新。
严城鼓角留三字,当代衣冠第一人。
看取吾民繇此去,万家鸡犬永无尘。
身到紫枢府,一蹴凤池间。
何妨到头富贵,却自恋家山。
多少名缰利锁,尘满霜髯雪鬓,役役不知还。
桃李竞春事,坡菊自清闲。绿杨边,门径小,似僧关。
吟情饮兴相将,二十载优闲。
无限功名事业,分付儿孙纵靶,青镜尽朱颜。
一语劝公酒,天下达尊三。
前山屏开照檐绿,后山如坐膝抱屋。
数亩山园半亩池,松影参差庇梅竹。
九月九日天气清,银白金黄百种菊。
诗人好事酷喜客,新酒篘醲烹野蔌。
中有有识剪发妻,谈笑咄嗟具鱼肉。
我醉不知日午晡,但觉意气横山谷。
吁嗟乎为何如时,我辈得此一日福。
宇宙自隘我自宽,人生无厌我自足。
梅山生计亦凄凉,一醉何曾计饘粥。
浮邱洪崖总妄传,最好只有三万六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