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录事挽诗》
《李录事挽诗》全文
明 / 岳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不到龙门定几时,伤心宁忍赋哀辞。

一官老去方蒙调,多病年来竟莫支。

岂为荆山无玉献,只应沧海有珠遗。

仪型尚觉风流在,独坐空斋有所思。

(0)
鉴赏

这首明代岳正的《李录事挽诗》表达了对逝者李录事深深的悼念之情。首句“不到龙门定几时”,暗示了对李录事未能实现更高仕途的遗憾,龙门比喻仕途的高峰。次句“伤心宁忍赋哀辞”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不愿轻易写下哀悼之词。

第三句“一官老去方蒙调”,揭示了李录事晚年才得到调任的机会,但已年迈力衰,令人感慨。第四句“多病年来竟莫支”进一步强调了李录事身体状况的不佳,疾病缠身,无法支撑。

第五、六句“岂为荆山无玉献,只应沧海有珠遗”,以荆山和沧海的典故,寓意李录事虽然未能充分展现才华,但他的价值如同深藏未露的珍宝,仍然值得怀念。

最后两句“仪型尚觉风流在,独坐空斋有所思”,赞美了李录事的风度和才情虽已不在人世,但其精神风貌犹在,诗人独自静坐空斋,心中充满对故人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李录事生平的回顾和对其品格的赞美,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怀念。

作者介绍

岳正
朝代:明

(1418—1472)顺天府漷县人,字季方,号蒙泉。工书画,尤擅画葡萄。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天顺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内阁,预机务。在阁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构陷,谪钦州同知,旋系狱,戍肃州。宪宗初复修撰,出为兴化知府,旋辞归。谥文肃。有《深衣注疏》、《类博杂言》、《类博稿》。
猜你喜欢

奉和朱新仲祠部六月晦日省宿用白乐天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十字为韵·其一

漫郎省中宿,展转良夜徂。

过雨忽催诗,君诗不可无。

夜阑风转高,秋声倒江湖。

前对百尺井,梦中闻辘轳。

(0)

短句调子温侄

阿丞善谈诗,眼如九方皋。

相马空马群,妙在遗骨毛。

衰老钻不入,钝愚如枣膏。

后生不应尔,笔力生波涛。

黄绢幼妇语,莫负秋风高。

(0)

题新画八贤阁像

此地何从列姓名,半因新国用轻刑。

江湖万里知闻断,图画相看眼自青。

(0)

次韵和梁才甫上元诗二首·其一

雪夕张灯白昼同,坐知酒价长新丰。

月来方丈三山外,春在元戎十乘中。

玉塞已传台衮拜,火城先看相家风。

公归端是千年鹤,回首鹓行一梦空。

(0)

无题

玉府真游拥万仙,蕊珠深殿驻云軿。

宫尊自吸琼浆尽,御笔犹封宝字全。

密护几重香冉冉,倒藏馀沥响涓涓。

君恩许侍神霄仗,先向壶中觅洞天。

(0)

次韵杨时可李元中酬赠之作

初年种交梨,可奈荆棘树。

闻道千圣前,不传才一语。

彭殇几许争,端作旦暮遇。

衣珠价连城,谁遣泣穷路。

子知无生法,未短飞升数。

当身认同归,绝学何外慕。

龙眠玉颊翁,是中得深趣。

萧然住山人,妙甚垂天赋。

我为杨侯计,政欲借前箸。

从翁须及今,频脱户外屦。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