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郎省中宿,展转良夜徂。
过雨忽催诗,君诗不可无。
夜阑风转高,秋声倒江湖。
前对百尺井,梦中闻辘轳。
漫郎省中宿,展转良夜徂。
过雨忽催诗,君诗不可无。
夜阑风转高,秋声倒江湖。
前对百尺井,梦中闻辘轳。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扩所作,名为《奉和朱新仲祠部六月晦日省宿用白乐天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十字为韵(其一)》。诗中描绘了漫郎在省中住宿的夜晚,思绪翻涌,辗转难眠的情景。通过“过雨忽催诗,君诗不可无”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雨声与诗人的创作灵感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灵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接着,“夜阑风转高,秋声倒江湖”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夜晚的风声与秋日的声响描绘得生动形象,仿佛整个江湖都被这秋声倒映其中,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最后,“前对百尺井,梦中闻辘轳”以井水和辘轳的声音作为结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省中宿”,也进一步深化了夜晚宁静而又充满想象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夜晚之中,感受着诗人细腻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是一首富有意境和韵味的佳作。
晓色明窗绮。
耿残灯、寒生翠幕,鸟啼人起。
一夜西园新雨过,细草闲花似洗。
漾澜影、柳塘春水。
闲昼双飞归来燕,正东风、漫漫吹桃李。
还是个,闷天气。
回廊小院帘垂地。
想连天、芳草萋迷,短长亭外。
愁到春来依然在,旧事浑如梦里。
又生怕、人惊憔悴。
楼上谁家吹长笛,向曲中、说尽相思意。
三弄处,寸心碎。
晓阴薄。
隔屋呼晴噪鹊。
长烟袅、轻素望中,林表初阳照城郭。
秋容自寂寞。
清浅溪痕旋落。
桥虹外,明嶂万重,云木千章映楼阁。
天涯信飘泊。
漫水绕郴山,尺素难托。
文园多病宽衣索。
最长笛声断,画阑凭暖,黄昏前后况味恶。
甚良宵闲却。
辽邈。
误行乐。
料恨寄徽弦,心倦梳掠。
西风满院垂帘幕。
对千里明月,五更悲角。
归期秋尽,尚未定,怎睡著。
□中原望眼,正汉水、接天流。
渐霁雨虹消,清风面旋,借我凉秋。
草庐旧三顾处,但孤云、翠壁晚悠悠。
唯有兰皋解佩,至今犹话离愁。
迟留。
叹息此生浮。
去去老沧洲。
念岁月侵寻,闲中最乐,饱外何求。
功名付他分定,也谁能、伴得赤松游。
尊酒相逢,更莫问侬,依旧狂不。
小桥直。
林表遥岑寸碧。
斜阳外、霞绚晚空,一目千里总佳色。
初寒遍泽国。
投老依然是客。
功名事,云散鸟飞,匣里青萍漫三尺。
重来怆陈迹。
又水褪沙痕,风满帆席。
鲈肥莼美曾同食。
听虚阁松韵,古墙竹影,参差犹记过此驿。
傍溪南山北。
悲恻。
暗愁积。
拥绣被焚香,谁伴孤寂。
追寻恩怨无穷极。
正难续幽梦,厌闻邻笛。
那堪檐外,更夜雨,断又滴。